第3部分(第1/4 页)
老关东说:“那也不是不行,你不说过吗,把屁股擦好了也是个学问。”
满院的“小胡子”哄起来。
笑声中,猩爷从墙角慢慢地转了出来,倒背着手,裤子系得板板正正,神态也从容了很多。它谁也不看,晃晃悠悠地走到老关东身边,突然将老关东抓起向上抛去,抛起足有一丈来高。然后,接住再抛起,三下五下之后,才把老关东放在地上,还未等老关东站稳,一只毛乎乎的大手已伸在他的面前。
老关东明白,这是讨供奉呢,黄花寨的规矩,不管谁外出,回来必须给猩爷带点吃的,否则,这家伙会不高兴,记仇,三天五天不理你。
老关东伸手向怀里摸去,掏出来的却是一把碎麻花。他这次特意在德州给猩爷买了两根馓子(小麻花),放在怀里,一路上保护得好好的。没想到,刚才让猩爷一阵抛上落下的,全都给颠碎了。
猩爷看了看老关东手里那名副其实的“散子”,撇了撇嘴,冲老关东伸出一根小手指,点了点,晃晃悠悠地走了。
在沈阳城外的小津桥,有一个旧物市场,是一条筒子街,约二里长。这条街当时在全国都有名,南方常有客商来这里收购珍玩古董,因为这个市场里的卖主,几乎都是家道破败的满人,手里真有好玩意儿,价钱也不贵。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关东过客 第一章(8)
花小尤的大哥国子秦就是这里的常客,隔三差五就来一趟,家里的那点东西都让他折腾得差不多了。近日听说,市场里有人买鹰,有多少要多少,给的价钱也不错,他把家里的鹰拴上就来了。
市场正中间,人最多的地方立了一块大木牌,上写:买鹰放生,二十块钱一只。国子秦一见这话就乐了,这不是白捡钱吗!他乐呵呵地挤上去,乐呵呵地递过鹰,乐呵呵地领了二十块钱,最后乐呵呵地看了买鹰人一眼。心想,这是哪来的大傻子?旗人家的鹰哪一只不是驯熟了的,你就是拿到江南去放生,它也会飞回主人家。看来,与国子秦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少,一时里,沈阳城里城外家里养鹰的满人都来了,都像国子秦一样,乐呵呵地送上鹰,乐呵呵地领走二十块钱,当然,最后也都乐呵呵地看那大傻子一眼。
这个“大傻子”就是黄花寨的管家、慕雨潇的结拜兄弟曲东民。近几日他天天来这里,看见满人一个个欢天喜地,像得了多大便宜似的,他不禁暗笑,佩服大哥慕雨潇确实棋高一招。
看着带来的十几挂大车已经装满了鹰,他随着大车回了黄花寨,他的位子上坐着一个看上去比他还傻的人。
曲东民走进慕雨潇的四合院,院中站满了人,曲东民知道,这些人是从老关东领来的两千多人中挑选出来的,都是念过书的或是看着机灵的。其他的人已经都离开了黄花寨,有的安排去附近的村庄种地,有的安排到矿上,挖煤的、淘金的、打石头的都有,还有的被领到山里种大烟。
每年的春秋两季,慕雨潇都要派人到关里领人。头几年,领来的人不多。清王朝垮了之后,又赶上关里连年大灾,大批的关里难民涌进东北,慕雨潇每年都能领进万八千人。慕雨潇心里有一本账,这些年,打家劫舍的勾当他已经不干了,他要在东北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上等人、有钱人,一个有地位、有名望、受人推崇、受人尊敬的人。他领来的这些关里人,都以黄花寨的名义派出去,他保证这些人有活做,有生计,有住处,如果被人欺负,黄花寨可以出头调解或摆平。黄花寨就是一棵大树,更准确地说,他慕雨潇就是一棵大树,靠着他,没地的可以有地,没活的可以有活,没饭吃的可以有饭吃,没媳妇的可以找到黄花闺女,甚至你要不怕太累,找个三房五房的都行。在这个乱世中,钱和地都不牢靠,有了人才有了一切,他相信,这些被他从苦海中救出,受过他涌泉之恩的人,只要他有话,都会义无反顾地跟着他走。如今,他实施这个计划已有十年,黄花寨旗下已经有足足二十万人。他把这些人按地域划分编成二十个分支,每个分支有舵主,有营头。平时里,该种地种地,该下矿下矿,一旦需要,令旗一挥,马上就是一股摧枯拉朽、令人胆寒的力量。
现在,在全东北,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他的人,连奉天府衙门、张作霖的军队中也全安插进他的力量。现在院里留下的这些人,就是他选出来准备送进沈阳城的。
按照他的吩咐,这些人已经全部被剃成光头,正站在院子里,顶着正午的阳光,等着他的训示。
曲东民冲慕雨潇点点头,站在他身旁。
慕雨潇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