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2/4 页)
那么久了,南楚与大蒙的对恃,始终是以大蒙占据绝对的优势。哪怕是这次,大蒙主动派使臣来谈和,但依然是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提的条件就更是欺人过甚。就是欺负南楚长年战争所造成的国力衰弱。反观大蒙,其所发动的侵略战,虽也消耗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但因其战场始终是处在南楚国境,顺手就能劫人掠物。此消彼长下,当然是南楚吃亏更多。
如今,忽延主动送上门来了,这么大好机会,若不抓住,那真真是愧对上天的眷顾。
顿了顿,李基便将目光投向了萧子衿。
萧子衿知道,李基是想向自己问策。虽说她只是个女流之辈,在宫中又是个不涉政的女官。但李基对于萧子衿是绝对的信任,再加上之前她的几番献策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李基对她也就没有那种“妇人不得干政”的迂见。
第七十一章 谋策
李基对萧子衿的信任,萧子衿当然是感怀于心,但是这种信任却也被寄予了某种责任。
又听李基道:“子衿,你是个有见识的丫头。朕想听听,你是有何万全之策,可以一举捕获忽延。”
萧子衿沉吟道:“此事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简单之处在于,忽延如今处在我们的地盘上,简直就如瓮中之鳖。难却难在机会只有一次,万不可有何差池。”
她抚着下巴,思索了半晌,忽地眼前一亮,一拍额头,轻笑道:“有了!”
一听她这话,李基顿时也兴奋了,忙追问:“你到底想到了什么好法子?快快说与朕听!”
萧子衿神秘地眨了眨眼,道:“陛下想要做的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且又是出乎意料之时擒获忽延。那么首先,要定个擒获的地点,这个地方不能是楚仪馆,馆内驻有八百大蒙精兵,哪怕我南楚之兵数倍于其,但是公然围攻,必然会遭到对方的全力反抗。临安城可不是一般的地方,繁华闹事,街巷众多。如此大规模的作战,必是一场混战,一但忽延在亲兵的掩护下,逃出包围,那么随便潜入一户一巷,想要捉住他的难度都不亚于大海捞针……”
不待其讲完,李基便打断道:“子衿你也太过小心了。若真是公开抓捕,到时只需封锁临安城,然后在楚仪馆外设下重兵围捕,即使他有本事突围而出。那也逃不出临安城去。我们的人拿着画像挨家挨户的搜查,虽有难度,却也并非你所言的‘大海捞针’那么难。”
萧子衿淡淡一笑,问道:“那若是忽延或者他身边的人懂易容术呢?即使是有画像,即使搜到他面前,也有可能擦肩而过。不错,临安城确实是可以锁城,但堂堂一国都城。陛下能锁得到多久?一月?一年?还是永远?一但风头过后,城门开启,再逃出去又有何难?”
“什么易容术?”李基显得有些吃惊。
也难怪他会吃惊,易容术向来少见。其方法只掌握在少数几人手里。掌握之人又都是敝帚自珍,很少会轻易示人。也是因为会的人少,所以哪怕这种密术出现了已不下千年,依然未流传开来。否则,满大街的人,人人都顶着个假面,那倒也着实吓人。
萧子衿也是因为鲁实之故,知道且学会了此术。她不能肯定忽延本身,或者他身边的人是否会有人懂易容术。但萧子衿绝不想去冒险,无论他会不会都要当成他会。绝不能给他这种机会。
李基道:“朕少年时也曾从杂书里看见过有提及易容术的,但却从未见过有人会用此术,久而久之便也未放在心上。难道那忽延也会此种秘术?”
萧子衿道:“咱们既然要做得万无一失,便要将所有的可能性都算计进去。忽延可以不用易容术,但咱们不能不想到。”
李基赞道:“子衿果然是心思缜密。朕自愧不如。你且往下说,朕听着。”
“是,陛下!”萧子衿又接着方才的话,道:“我们要避免在楚仪馆公然围捕,便要先将其诓出来。而和谈之事,子衿听闻都是在皇宫里举行,且几轮和谈忽延都未在场。”
李基也道:“他表面上的身份是侍卫统领。并不需要出席那种正式的谈判场合。如果是以晏饮的理由请大蒙使团,那甘扎布是一定会到场,至于忽延会不会到就不一定。近段时间,朝中大臣也有私下设晏的,但是忽延基本是不出席。唯一公然露面的,就只有他们第一次上朝觐见及晚上的国晏。想来也是有所防范的。”
萧子衿:“那如果是以狩猎为借口呢?大蒙人祖上是在马背上得势。蒙人自小便都习射箭。陛下若是发出狩猎邀请,也是在情理之中。甘扎布作为大蒙的使臣,自然是要出席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