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4/4 页)
。面对那久违的边塞风光,他的心中涌起了昔年的豪情,但于此同时,一些忧虑又在心地盘桓:皇上下旨的第二天,他便在百官各异的目光中打点行囊上路了。
此行不光他一个官员,还有几个随同的。他见那些人官职不高,但都是朝廷里机灵的,就明白孝皇不仅仅防着边关那些人,也还防着自己。
是因为裴家依附过大皇子,所以皇上不相信自己?又或者是因为皇上也怀疑刘时英,而自己跟刘时英关系菲浅,所以……?
不敢往下想。毕竟从古至今,功高震主都是掌权者忌讳的。虽然刘时英小心谨慎,但谁能保他哪里不入皇上的眼呢?
裴陵觉得这里面的机锋很多,最重要的是拿捏不准皇上的心思。他琢磨了一路,也没想得太妥当,便希望到了边关听听刘时英分析那里的情势,让自己有个选择的余地。
「这边的风沙好大。」随同的几个官员都是一直在江南做官的,被养得细皮嫩肉不说,连说话也有些底气不足,让同样在江南做官很久的裴陵听了觉得很不适应。
「塞外都这样,过几日便习惯了。几位大人多喝些水,可以缓和一下干燥导致的烦闷。」裴义在裴陵的示意下跟几位官员解释着,并让前头的兵士停下来,好使几位官员休息片刻。
「裴大人,你体力真好。」几个官员哼哼唧唧,叫过随身的侍从给自己捶打腰部。
「我在边关待过很久,习惯了。」裴陵知道那些人是想听他亲口讲过去的事情,但他并不愿说。
「裴大人,你说为何那西北还有人闹事?」随同的几个官员中也有年轻力壮的人。那人是兵部尚书之子,名叫赵东,年纪二十出头,比裴陵小个几岁,是个武将。
不过他不曾到北方历练过,这次他爹爹跟皇上举贤不避亲地请求让自己的儿子跟随裴陵道边关劳军,孝皇准了,他便跟来。裴陵见他瞧人的时候目光都是从上往下看,便明白他这是还未褪轻狂。
「胡人游牧,不喜耕作,又以强悍为准绳,奉强者为尊,自然好战些。」听赵东话里意思像是对边关的人极为不服,裴陵不禁淡淡一笑,心说边关将士的骠悍,你到那里自然清楚,否则我说破嘴皮,你也觉得那些人没用。
赵东见裴陵几次都没有正面回答自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