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第1/4 页)
而在杨镐这边。他在正月初四时下令全军撤退。狂奔到庆州后。当时跟随他到庆州地只有区区几千骑兵。一直到几天后。还是一人不来。也没有消息传来。这让杨镐吓得魂飞魄散。连朝鲜军在内。共有五万大军。难道最后只剩下这么几千人了?如果真是这样。那自己脑袋难保。
而且明军全军覆没后。日军可能很快会杀到庆州。那自己应该再退到王京去才是。
正在杨镐决定派出敢死队去蔚山看看,又决心自己继续逃跑时,好在很快捷报传来,山西军大败来援日军,又斩首数千级,形式转危为安,而且黄来福与麻贵二人己经取散了撤退令,继续将大军驻扎在岛山倭城一带。杨镐不由又喜又怒,喜的是如此大胜,捷报传入京师后,自己加官进爵是免不了了。
怒的是黄来福与麻贵等人自作主张,丝毫不将自己这个经略大人地命令放在眼里,特别是这黄来福,嚣张跋扈,实在可恨。当下他定下心来,上书朝廷的大捷奏报,他将功劳全部归于自己,麻贵等人的功劳也随便提一提,而对黄来福与山西军则是一字不提。
作为一个高级文官,写文章自然不在话下,一份捷报是写得花团锦簇,不但如此,他还修书一封,弹劾黄来福嚣张难制,不听将令等罪名,言罢他得意洋洋地抚须而笑。
毕竟眼下麻贵等人虽不尊从自己的命令,然后自己是一个文官,打仗还是要靠武将的,全部得罪了不好,就杀鸡儆猴,拿黄来福开刀好了。
奏报写好后,杨镐吩咐快马上报京师,自己则是耐心等待,而在这几天中,
发出几道命令,让麻贵,黄来福等军将来庆州议事,如泥牛入海般消失不见,没有一个人前来听令,这让杨镐更是怒极!什么时候大明的武将们如此嚣张,公然将他这个经略大人不放在眼里了?
原本杨镐要放过麻贵等人,眼下他是决定以后也将麻贵等人一起收拾了。
蔚山大胜的消息先是传到王京,在这里的朝鲜君臣都是欢呼雀跃,百姓们也是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黄来福的捷报与弹劾折书比杨镐先传到大明京师,万历帝朱~钧虽觉由黄来福发来捷报有些奇怪,不过见捷报后也是大喜,明军占据倭人两个城池不说,还斩首一万级,这是非常难得地大胜啊。
消息传出,大臣们纷纷上表称贺,京师百姓们也是陷入狂欢。
不过随后黄来福等前线武将联名集体弹劾杨镐,这就让他大怒了,这杨镐胆敢如此?而前线武将集体弹劾一个高级文官,这是非常罕见地,消息传出,不由引起了暄然大波。杨镐在朝中有许多知交,而且首辅赵志皋更是其当年会考时的大座师,算是师生情分,他们自然是为杨镐分说。
而且这还涉及到了文武相争的敏感话题,不但是百官们,连几个阁臣们都是纷纷指责黄来福嚣张跋扈,身为下首武将,竟敢弹劾上官,这是彻底地不知礼法。
而几天后,杨镐报捷与弹劾黄来福的折子到了后,更是闹成了一团糟。前方文武不和到如此境地,而且事情如何,要查个水落石出,万历皇帝朱~钧下令彻查。
当然了,不是每个官员都与杨镐交好地,兵部赞画主事丁应泰,就与杨镐交恶,他自告奋勇地到朝鲜查看,他在岛山等地连继盘查后,当日之事如何,己经有了详细的判断。而这个时候,杨镐才知道黄来福竟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抢先弹劾了他。
他气得吐血地同时,也是与朝中同僚书信频繁,暗中谋划此事,最后丁应泰到庆州面责杨镐,并问他今后如何打算。杨镐拿出内阁大臣张位,沈一贯两人的手书,扬扬自得。丁应泰愤而弹劾杨镐二十八条罪状、又十条羞耻之事。并劾张位、沈一贯与杨镐通同作奸。
万历皇帝得疏,大为震怒,革其职责令回家听勘,接到旨令后,杨镐心中地愤恨失落就可以体会了,特别是对黄来福恨之入骨,不过也没有办法,只好恨恨上路。
不过丁应泰过于奋勇了些,见弹劾奏效,又接连弹劾了麻贵、李如梅、高策等人在当日撤退时军纪不严,纵兵劫掠朝鲜国百姓财物与子女。而且当日之溃,他们也有责任。
不过这时万历皇帝却是不以为然,只是责令麻贵等人戴罪立功。而杨镐被听勘后,朝鲜的军务需要人负责,万历皇帝想到了黄来福,要不是此次他山西军表现出色,大明在朝鲜的军队,便要造成难以形容的灾难,虽说黄来福确实年轻,不过他表现实在太出色了,如果统领军务的话,那想必将来在朝肯定一切军务顺利。而且万历皇帝也相信黄来福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