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第3/4 页)
统一的安装标准,在窗上安装活动玻璃窗,就势在必行了。
听了黄来福的话后,银作局掌印太监有些不以为然,心想眼下不是很好,自己只管安心挣钱就是,何必管别人将玻璃买去后如何安装了,这黄来福真是没事找事。不过既然黄来福都这样说了,陈公公也不好公然落他老人家的面子,当下含笑点头道:“黄军门想得真周到,便如此办。不过这安装标准是什么呢?”
万历二十四年十月初三日,在与黄来福详细商谈后,万历帝又仿效大明矿务总局,成立大明税务总局,命御马监左监丞张~为监丞,统管各地税使之事。同时在初五日这天,他派出税使张利,前往通州张家湾征收租税,给以关防,规定每年征取银四千两,分为四季,按季解进。不久,又命太监王朝督征天津。
京师立时骚动,百官们又是哗然,纷纷上疏谏阻,万历帝不为所动,还是谋划着继续派出税使到各地征税。而到了这天,黄来福也打定行装,准备回宁武关了。他毕竟是山西总兵,边镇驻防重任巨大,每年的秋冬,各镇的总兵都要忙着操办防秋防冬之事,黄来福自然也不例外,离关这么久,该回去了。
看黄来福离去,万历帝颇有些不舍,从五月到现在,自黄来福来京后,为他操办皇庄,开办各样的水泥厂,毛纺厂,玻璃厂,大超市等,每样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他带来了大量的财源。
在万历帝心中,黄来福己经算是个全才,不但能行军打仗,还能经营治国,实是国之能吏。
在万历帝心中,将来对黄来福的重用,自然是免不了的了。临行前,万历帝招黄来福密谈,黄来福也知道不久后的二次朝鲜战争,自己会再回到京师来,或许那时的他,会盘算在京师内开个《五寨堡新闻报》的分馆。
正文 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汇票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1…1 23:09:59 本章字数:7410
为了争取本书在元旦那天结束,最后两个月,我会希望这两个月每月能写二十万到三十万字。)
此次黄来福来京为万历帝办事,操办皇庄,开办各样的工厂皇店等。虽说一系列成绩显著,皇帝满意,但其实相关的事情,都是作为黄来福幕府的渠源锐、王启年、顾世宝、江永胜等人在主理,黄来福只是做一些理论性的规划,详细事务,他并不过问。
这就是放权手下的好处,大大减轻自己的工作量。不过黄来福要回五寨堡,这些人自然也是要跟回去。他们的主管事务毕竟还是在山西镇,在五寨堡等地。不过他们也留下了分管各类事宜的各局人员,此后,局里每年也会派人到京巡察。只能如此了。
万历二十四年十月底,经过长途跋涉,黄来福等人回到了宁武关。
此时己是秋收后,不过宁武关仍是一片的繁忙,这两年,当地的煤炭业及木材业快速发展,加上宁武关的水泥路修成后,各地商贾纷纷涌入镇城。各地老百姓们,己是习惯了在秋收农忙后到城内外找份活干,所以当黄来福等人走在街道上时,可说是吵吵杂杂,各地方言都有。
看着这种热闹的情形,黄来福心中自然是有份满足感,如五寨堡一样,宁武关在自己的手中,变得越来越繁华,看着街头百姓军户的笑脸,黄来福暗暗感慨不枉自己白穿越一趟。
刚回到总兵府邸,杨方略巡抚便迫不及待地将黄来福商请到巡抚衙门大堂,刘堂生兵备也坐在一旁。见面时,杨巡抚与刘兵备二人脸上,颇有春风得意的神情,今年山西镇宁武道的税粮屯粮都征收不错,而且还从水泉营堡等地征收了大量地互市商税,于公,吏部今年对他们的考勤己是优等。于私,二人从宁武关各地煤矿及木材社都分到大量的红利,公私两丰收,自然是让二人脸上笑眯眯了。
三人坐定,寒暄了一阵,杨巡抚试探地问起了黄来福在京之事,语气中不无艳羡之意。黄来福这几个月在京的事情他们也听说了,黄来福身为武人,却如此受皇帝宠辛,被委托各项重任,虽说他们与黄来福是同一条绳上地蚂》,但还是忍不住内心嫉妒。
刘堂生兵备更是干笑道:“黄军门受圣上的器重,在京畿开办各样工厂作坊,这是好事。不过本兵备也听说了,那水泥厂,毛纺厂,玻璃厂,大超市等物,在晋地同样可以开设,黄军门在京中春风得意,可也不要忘了照顾家中的父老乡梓才是。”
黄来福道:“会有机会的。”
杨巡抚道:“晋镇为九边重镇,黄军门担负为国守边的重任,需倾不得分离。眼下又到了秋冬,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