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第3/4 页)
什么,李如松一挥手:“不必多说,准备作战!”
李如松果然是将门世家,一眼看出,眼下的地形不利于防守。/四面是敌。当下他领李如梅领军千人,首先攻占北边的惠阴岭。占领此地后,先防守,再想办法。
因为惠阴岭不是出口退路,所以此处日军不多,只有几百人。守将为立花宗茂部的部将十时连久。在李如梅领军狂攻下,十时连久猝不及防,守卫日军,尽数死亡。
占领惠阴岭后,李如松立时依惠阴岭地势,集合黄来福部三千人,自己的众家丁们一千人。又补充了查大受部残兵二千人地弹药武器等,让他们随同防守。众军一起展开了鹤翼之阵。
鹤翼阵相传为诸葛亮八阵中的一阵,是万阵之基础,是中国长久以来作战最常用的阵型之一,唐时传到日本国后,为日人上杉和武田所利用。他们经过仔细的研究。不断开发和利用。结合日本战斗方式,发展成为后来日本战国到江户时期地主要作战阵型。
不过在此时。不论是大明,还是日本。对于鹤翼阵,都在普遍使用。/该阵主要的特点是,鹤的双翼,展开之后十分宽阔,使敌方的受敌面扩大,造成普遍的伤害。此阵攻击面广,使己军可以以多点攻击面来攻击敌人一个点,从而吞食敌人整个部队。
依李如松的布置,鹤翼阵分为几阵。
先,在明军的正前面,安排了众多的佛郎机火炮战车。炮手主要为查大受部地炮手,他们由于补充了李如松带来的子铳,又可以作战了。由于李如松前来,并没有带多少炮手,所以这些查大受部的炮手虽然疲劳,但身在死地,还是坚持作战。
战车后,黄来福部队一千五百人的火铳手,安排了大部在前。此外,还有黄来福部的一些弓箭手。火铳手与弓箭手在前,火铳手又更在弓箭手前。二者主要是担任远程攻击对手的作用。
并且火铳手与弓箭手左右散开交错排列,这是为了相互掩护。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火铳手装弹时间长,不像弓箭手那样快,但是射程远,攻击力大,所以多放在前。/弓箭手射速快,但是射程不远,攻击力不大,所以只能作掩护工作。火铳手在装弹地时候,弓箭部队上前攻击。等火铳手装弹完毕,弓箭手再撤回后方,由火铳手再度攻击。
这样,形成连续的火力。
此为鹤翼阵第一阵,在第一阵的后方,也安排有一些火铳手,作为预备使用。
在第一阵的最后面,还有黄来福部的冷兵器刀枪手等,作为短兵部队使用。当远程攻击造成杀伤效果后,就用短兵部队出击,同时也防备对方攻入火铳手内。
黄来福在第一阵中指挥。
第二阵,李如松在这里布置了千人的骑兵部队,作为主要的精锐突击部队。主要为李如松地骑兵们,还有查大受部一些还有强悍作战能力的骑兵们,由李如柏、查大受二人带领。他们成半圆形设置,半圆朝外,这样不但可以随时投入正面作战,也可以向两翼作战。同时保护了第三阵和中军。而且,如果把半圆拉成直线,将是一个更长的攻击面,可以歼灭更多的敌人。/
在李如松的布置中,如果黄来福的第一阵杀敌成功,他第二阵地骑兵们紧接着杀出,给日军以严厉地打击。如果第一阵失败,也可以保护后阵。
同时在第二阵的左右,还安排一些旗手,在第一阵后高高举起,给日军以威慑感,也使身后地第二阵第三阵部队保持高昂的士气。
第三阵,就是中军。在这里,是主将李如松所在地,也是将旗所在地。这里是全军地核心,不过由于兵力多布置到第一阵,第二阵,所以此阵左右防守较薄弱。
为了防止日军从侧面两翼进攻,李如松在中军两侧靠后的地方,安排了一些游动的部队。同时在全阵结尾,安排了与第一阵相同的一些五寨堡火铳手等。
在李如松布置的时候,碧蹄馆上的日军各将,也是凝神地看着明军的动静。
西行长微笑道:“看旗号,原来来援的是唐人提督李如松,还有唐人悍将黄来福!”
在平壤之战中,五寨堡军队强悍的火铳手,给小西行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从那后,小西行长便注意上了黄来福。/
早川隆景笑道:“很好,这回可是钓到大鱼了,正好将他们一网打尽!”
虽说先前两万日军攻打查大受部明军三千人,还是久攻不下,明军顽强的战斗力,也让日军将领无不胆寒。不过眼下第八军团长兼王京总督宇喜多秀家己率两万人到来,他的信心,己是上升了起来。他们四万人,对付明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