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页)
黄来福关切地道:“周兄出了什么事了,怎么会在这里感慨落泪?”
周文栋长叹一声,便把自己的事说了出来,原来他前几天去投奔开绸缎庄的叔叔,打算做个帐房,本来这事早在半年前就说好的,周文栋一到,就会有工作。没想到等周文栋到了后,这帐房却早已招好了,他叔叔只能让周文栋暂时做个杂役的工作。
这帐房的工作,已经让周文栋觉得有些落了自己读书人的身份了,哪能还能做杂役?说了几句,他叔叔倒是冷言冷语起来,这周文栋外表虽然很灵活随和的样子,但其实内心还是敏感高傲,容易钻牛角尖的性格。哪受得了叔叔的冷言冷语?一怒之下,便从叔叔家出来了,到了街上,一时之间却不知道到哪去。
再想起自己的雄心壮志,和在叔叔家所受的气,他便一时伤心感慨起来。
黄来福却是心中一动,他那天和周文栋交谈时,知道他对记帐很有心得,倒是一个人才,想起自己五寨堡帐务人士的缺乏,他说道:“周兄,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我五寨堡如今事业篜篜日上,周兄如有兴趣的话,倒可到我五寨堡来,必可得到重用!”
周文栋疑惑地看着黄来福,道:“黄兄在五寨堡是?”
黄来福笑道:“那日没有说,今日便解说一下,黄某便是五寨堡的代千户,正要进京替职,等回来后,便正式领衔五寨堡的千户一职。我五寨堡如今正大兴各式农场,需要人材众多,如周兄愿到五寨堡,尽可一施胸中所学。”
周文栋忙对黄来福施礼道:“原来是千户大人,是学生唐突了,只是”
他有些迟疑,结识了黄来福后,到了五寨堡,受重用是显然的事,这也是好事,不过那五寨堡毕竟只是一个小军堡,又地处偏僻,哪有太原城来得繁华舒服,机会多?
只是再想想,自己在太原,又能干出什么吗?话说宁为鸡首,不为牛尾。听这位小千户说,五寨堡正是百业皆兴的时候,如果自己过去,等五寨堡将来发展后,自己也算是功臣了。将来的事业地位,显然要好过在太原城内某处做个小小的帐房。
一时周文栋脸上神情变幻,迟迟下不定决心来。黄来福说道:“反正我要前往京城替职,周兄也不必急着现在答复我,最后的决定如何,可等我回转太原时再说。”
他说道:“周兄现在住在哪?”
周文栋苦笑道:“现在学生和拙荆只能住到客栈里去了。”指着旁边的一家客栈说了说:“或许晚上就会住到这儿吧。”
黄来福道:“好,等回转太原后就来此寻你。”
他对杨小驴示意了一下,杨小驴从背包中掏出一锭十两的银子,黄来福接过了,递给周文栋道:“这些许盘缠,周兄收下吧,太原米贵,多些钱放在身上,总是好事。”
周文栋吃惊地道:“这这怎么使得”
黄来福将银子放在他手上,说道:“好了,收下吧,勿作儿女之态,记得我们的约定。”说着他哈哈一笑,带着顾云娘和渠秀荷二女,扬长而去。江大忠等人忙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跟上,留下周文栋呆呆地站在那出神。
※※※
公元1590年6月27日,清晨。
黄来福带着顾云娘等人,又离开太原,启程前往了京城。渠廷柱他们一直送出了城外,还有渠秀荷也来一起相送顾姐姐。
这些天中,渠廷柱一直殷勤地招待黄来福等人,却没提什么要求,这让黄来福颇感诧异,随后又暗想姜是老的辣,这渠廷柱越是如此,自己便越会感念他的盛情,将来的五寨堡粮源之事,自己肯定也会给他一些面子。
黄来福和渠廷柱之间当然只是交易的交情,临走时只是客套地话别,但渠秀荷和顾云娘二女却象是生离死别一样,哭得眼泪扑赖簌的,一个道:“姐姐,你要赶快回太原啊。”
一个道:“妹妹,你放心,我回太原后,马上就会来找你的。”
听得黄来福哭笑不得,心想这两个女人,才相处几天,怎么要好到这个程度了?
从太原到京城,途经石家庄,保定府等地,约有千里之路。就算骑马,象黄来福等人这样慢慢走,也要走十几天的。算算自己,从10日离开五寨堡,不知不觉便过17天了,这时间过得真快啊。
一路上,众人都是沿着驿道而走。大明很注意陆路交通的管理,全国县一级及其以上的交通道路都有统管,确令畅通,并在沿途设置驿站。
整体来讲,明代的交通还是比较发达的,以北京为中心的稠密驿路交通网,辐射全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