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页)
些不知从何做起,一上午忙得焦头烂额,还总被婆婆骂。
小姑余彩蝶看不过去,帮着扫扫地喂喂鸡,就这样,到做早饭的时候,柴都没打回来。老余头回来的时候,依旧是冷锅冷灶的,一直饿到午时末,才吃上味道极差的早餐。
老余头脸色难看地叹了口气,以后柳氏她们不在,家里再想像以前那样井井有条,是不可能的了。他放下碗筷去老宅看看能帮上什么忙的。
而小草一家,在欣赏了院中的鸡飞狗跳之后,留余海在家休养,其他人在早早用过早餐后,去了西山脚下的老宅。
老宅距离余家现在的房子,大约有两刻钟的路程。说是在山脚下,离西山还有三四里路呢。望着依山傍水的好地势,哪怕破旧的老宅摇摇欲倒,也没有影响余小草的好心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她对将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老宅的破旧依然让人惊心,虽说每年都修缮一次,也就只能保证房子不倒塌而已。今年冬天雪大,老宅子也被雪压塌了一间,虽说开春草草修了下,那间房子却是甭想住人了。
破旧的房屋,野草疯长的院子,篱笆墙大部分都倒塌了,野兔在院子里做了窝。察觉到动静“噌”地钻出来,把娘几个吓了一跳。小石头欢快地追着野兔跑开了,柳氏微微叹了口气,带着两个女儿,清理院中的杂草。
老宅比较偏僻,附近零星几户人家。左边两百米处,是周家,以养鸡为生,周家婶子方氏,跟柳氏交好,看到娘几个弯腰跟杂草奋斗,便带着两个女儿来帮忙。
周家有一子二女,大女儿周玲珑十四岁,已经开始说人家了,小女儿周商户才九岁,天真烂漫,她最喜欢跟小草和小莲姐妹俩一起玩。
周叔周大年货郎起家,儿子周文华上了两年私塾后,就跟着老爹干起货郎的买卖。家里不忙的时候,就走村串巷地叫卖针头线脑等货物。家里又养了一百多只鸡,在村里属于少数能吃得起白面精米的。
“晗哥哥!”拿着小镰刀割草的小石头,一抬头看到门外熟悉的身影,欢快地招呼着。
赵晗卷起袖子,取过一把镰刀,弯腰干起活来,嘴里一边道:“听说你们快要搬来了,我来看看能帮上什么忙不?”
————————————
多谢回电我指出的错误。请各位读者亲们帮忙纠错,能注明哪个章节就更好了。多谢多谢!
第六十六章 娘家
柳氏不好意思地道:“小晗,这也没多少活,有你周家婶子帮衬着,就不麻烦你了……”
“婶子,你说这话就外道了。我待小草、石头那可跟亲兄妹、亲兄弟似的。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以后有什么事,您尽管开口便是!”
小石头高兴不已,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晗哥哥,以后我们两家就住得近了,来往也方便多了!以前经常吃你家的东西,往后你也来尝尝我二姐的手艺!我二姐做饭可好吃了,做的豆面条比白面的还香呢!”
“好啊!那以后我可有口福喽!”赵晗抬头看了小草的背影一眼,又低头割起野草来。
或许是分家的原因,小石头终于流露出他作为小孩子的活泼的一面,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可也没耽误他干活,手中的小镰刀不停地挥舞着。
他身边的小小狍子似乎也感染了他兴奋的心情,在草丛里蹦来跳去,还不时地低头啃掉一根野草,献宝似的衔到小草身边,求爱抚求奖励。
那边,柳氏和方氏自然也没闲着,一边干活一边聊着什么。
望着破败的房屋,方氏忍不住道:“余家婶子也真是的,大海兄弟为家里赚了那么多银钱,才分了二两给你们。二两银子能干什么,修房子都不够呢!慕云妹子,钱不够的话,尽管开口,多的没有,三五两我家还是能拿出来的。天儿还冷着呢,怎么着也得先把房子修起来。”
柳慕云感动地湿了眼眶,借着拔草来掩饰自己的情绪,低声道:“先谢谢大年嫂子了……”
“谢什么谢,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远亲不如近邻,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方氏麻利地用镰刀贴着地面割草,一看就是能干的。
西边那户人家,打开后院把一群鸭子赶紧屋后的池塘里,看到这边的动静,凑过来看了一眼,道:“哟!大海媳妇呀!真要搬过来了?哎呦呦,余大叔余大婶也真够狠心的,这破房子可怎么住人哟……”
余小草抬头看了一眼这个高颧骨薄嘴唇的妇人,这话咂巴咂巴,怎么越听越有些幸灾乐祸的感觉呢?
“别理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