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震惊古今 > 第267章 一张图可以编多少故事(金承武:办小报,再办闲报)

第267章 一张图可以编多少故事(金承武:办小报,再办闲报)(第3/4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诸天穿越,从慕容复开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戏说嬴政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情牵盛世恋歌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臣相信,即便是深山老林里的八旬老翁,只要他眼睛不瞎,亦能看懂朝廷政策,至少不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官员欺骗。”

朱棣轻轻拍了拍金维明的肩膀:“你倒是个聪明人,可这政策是个好政策,只怕是除了朕,没有官员会同意。”

“他们会说,朝堂自有朝堂的体面,怎么能用大白话呢?”

“应该用聱牙诘屈、晦涩难懂的圣人言语,方能显示朝堂的体面。”

“朕当然可以一言而决,但只怕是事倍功半。”

“有没有万全之策?”

金维明成竹在胸:“万全之策,臣没有。”

“臣倒是有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你还和朕打起哑谜了,有办法就直接说出来吧。”

朱棣的语气略带调侃,金维明心中大定:“刚才办的小报是面对全天下解释政策,还可以办一份闲报,只接受读书人投稿,允许他们在报上辩论。”

“陛下,这天下读书人,人人都想成圣,可偏偏个个只有成圣之心,却没成圣之德。”

“以前若是要开宗立派,宣扬主张,还需要行走天下。”

“有了闲报,足不出户,只需要埋头写文章,就可天下扬名。”

“以前只能靠文人的口口相传,而现在只需要一份闲报,就可让边陲之人知道自己。”

“这是孔孟老庄都未曾做到的事,臣相信,没有文人能拒绝这份诱惑。”

“哦~”朱棣拖着长长的尾音问道:“那他们为何需要投到朕的闲报上,自己办一份报纸不就得了?”

“江南那群人可比朕的国库有钱多了。”

金承武沉声道:“私自办报,视同谋反。”

“毕竟谁知道他们是宣扬自己的主张还是串联谋反呢?”

朱棣提醒道:“吃独食,可是会让人说闲话的。”

“所以陛下应当允许一部分办报,不过这毕竟是国朝首次,应该三思而后行。”

“应选有德有钱之人。”

“无钱,这报纸办不起来。”

“无德,这报纸便会成了祸事。”

朱棣会心一笑,没有继续考校金维明。

他说的,和朕想的差不多。

大明除了江南那群人,还有谁有钱呢?

当然是藩王和勋贵们。

藩王们,暂时还不足以信任。

但勋贵们,一群是洪武勋贵,一群是靖难勋贵。

洪武勋贵或许有人对父皇,或许是对我颇有言辞。

但他们绝对是大明朝的忠实护拥者。

大明朝没了,他们其中大多数的富贵也就没了。

至于会不会有文官抨击他们无德?

开玩笑!

一群是跟着我爹洪武皇帝驱逐蒙元、光复汉家天下的。

一群是跟着俺奉天靖难的!

你是说他们无德,还是说父皇和朕眼瞎,用了一群无德之人?

朱棣心里暗想:还是让洪武勋贵先去探探路。

骂朕,为了免得朝堂无人敢直言犯谏,朕有时候还需要稍微忍一下。

但你敢骂洪武勋贵,那就在骂朕的父皇。

剥皮抽筋,菜市口砍头,选一样吧!

回过神来,朱棣对金维明吩咐道:“将你刚才说的详细写下来,朕带回宫研究一下。”

随后,朱棣取下腰间玉佩,放在金承武手中。

“这事若是做好了,朕可以给你一个承诺。”

“朕死的时候,会下一道圣旨:不论你死在太子一朝,还是太孙一朝,乃至太孙的儿子、孙子一朝,只要你没有犯谋逆大罪,都允许你陪葬朕的皇陵。”

见金维明泪眼带花,又要跪下磕头谢恩,朱棣将他拦住。

“趁着日头正好,人精气神正足,先去写。”

“将这计划好好完善。”

待金维明走了两丈远,朱棣问道:“这人怎么样?”

姚广孝:“有臣一半聪慧。”

“你倒是个不知羞的,你知道朕问的不是这个。”

“人心是最难看透的东西,臣不知道他未来会是奸臣还是贤臣。”

“臣只知道他即便造反也不可能成功,他这身份就注定了谋反不可能成功,除非陛下将女儿嫁给他,才有那么一丝丝的可能性。”

朱棣:“朕刚才对他推心置腹,想必不会谋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雄霸三国且隋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