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袁朝康不想给皇上的私库赚银子(第1/2 页)
周琼月到现在,终于实现了她想养老的愿望,她那个好儿子,不仅把她手里的皇上的产业接手过去了,还把王府的产业也接手过去了。
现在周琼月手里就管着她自己嫁妆的产业,日子过的安逸的很。
不过周琼月渐渐的也看出了,袁朝康管和她管的区别了:袁朝康则是更比她会用人,敢用人一些。
以前周琼月管的时候,每天忙的要死。而袁朝康接手过去上手之后,还有时间去收服小弟。
周琼月简直是不佩服都不行。
本来周琼月以为她就这样,悠哉悠哉的等着袁博桦回来就好了。
结果又发生了一件大事,朝堂的御史联合上书弹劾周琼月,中心思想就是女子不应该干涉朝政。
周琼月听见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懵了。她一天宅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去哪里干涉朝政?这些老大人不会吃饱了撑的吧!
周琼月虽然听见这个消息,但是也根本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只是没有想到过了几日皇上就召她进宫了。
临进宫之前,袁朝康给周琼月提了个醒,说是冲着她手里的生意来的,让她把账本带着,趁这次机会甩出去。
能够支撑一国战争的产业,谁看了不眼红呢!刚好袁朝康也不想帮别人挣银子,还不够累的哟!
本来儿子提醒周琼月的时候,周琼月是不信的。毕竟这些年挣的银子,周琼月敢拍着胸脯说,她真的是一点都没有往王府里里面拿,全部都用在战场上了。
不然这场战争一打就是四年多,怎么可能坚持的下来。
周琼月不知道的是,就是因为这场战争打这么久,皇上从来没有提过差银子和粮草的事情。整个朝堂谁不好奇皇上私库这么丰厚,究竟是何人在管。
皇上和周琼月本来也没有打算遮掩,所以有心人能够查到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不过周琼月是听劝的人,既然儿子这么说,周琼月还是在进宫的时候把账册都带上了,还把相关的钥匙地契人契都带上了。
周琼月本来自己都不想管,现在儿子也不想管,她当然也想趁此机会交出去了。
本来周琼月觉得皇上要是聪明,她根本没有交出去的机会。但是周琼月还忘记了两个字,‘忌惮’。
现在袁博桦手下有兵权,还救过太上皇,说句权势滔天也不为过了。周琼月手里再握着巨额的产业,皇上能睡着才怪。
等周琼月进了御书房,看见满大殿的官员,她就知道这次又被袁朝康那个小子猜到了。
周琼月不知道的是,这些大臣能够齐聚在御书房,还有他那个乖儿子的手笔。
袁朝康觉得,打仗的时候,他们一家子拼命挣银子就算了。和平时期,他才不想为皇上的私库劳心劳力的。
他当皇上的时候,都是苦哈哈的,凭什么别人当了皇上,还是他苦哈哈的。
周琼月也就好奇的打量了一下大殿里面的人而已,行礼什么的,还是一套不落的。
“臣妇见过皇上,皇上万岁······”
皇上本来对于要拿回产业就是有点心虚的,所以周琼月一行礼,皇上就赶紧叫起了,“表妹就不必多礼了,快起来。”
皇上说完之后,还用眼神暗示旁边伺候的侯公公,让他赶紧给周琼月搬个椅子。
侯公公也是有眼色的,亲自动手搬个椅子,放在了众位官员上首的位置。
皇上当着众位大人的面,对周琼月表现的无比的谄媚,这可是真正的财神爷,虽然他现在不用了,但是保不齐哪天就又有求到表妹的那一日,当然不能得罪,“表妹先坐,我们坐着聊。”
并且皇上心里最是清楚,这份庞大的私产,他从头到尾只出了一点银子而已,能有现在的规模,全靠表妹一人布局操劳。
皇上刚登基的时候,表妹主动给他,他不要。现在大战刚打完,他就又迫不及待的要拿回来。就算皇上脸皮厚,他也觉得他颇有点过河拆桥的嫌疑。
周琼月笑着谢恩,就在众位大人的上首坐下了,她觉得她坐这个位置也是当之无愧的。
跟圣乾国打仗这四年多,前线的消耗多大,她没有少费心血。更何况本来她也是亲王妃,身份也就比皇后、太后低一点而已。
大殿内的户部尚书卢大人,和两位户部侍郎蔡大人和李大人在周琼月进来的时候,就用灼热的眼神打量着她。
三位大人都在心里感叹,这福安王妃怎么就是个女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