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5 页)
,起落无端,大开大合,充满神奇变幻色彩。断续无迹,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来描摹愁绪的名言,为后世称颂。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七言古诗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注解】:
1。莽莽:无边无际。
2。金山:即阿尔泰山。
3。汉家:这里实借汉以指唐。
4。五花:骏马名,马毛色为五花纹。
5。连钱:马身上的斑纹。
6。胆慑(she4):因恐惧而心惊胆颤。
7。献捷:即献俘。
【赏析】:
岑参之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此诗是写雄奇豪壮的。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诗歌颂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将士们英勇顽强的搏斗、征服精神。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先平后仄,打破了古典诗歌中以偶句为特点的基本形式,而且节奏短促,与紧张的战斗生活节奏十分合拍。
�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七言古诗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
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
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
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
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
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
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
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
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
今见功名胜古人。
【注解】:
1。旌(mao2)头:髦头,也即是二十八宿中的昴宿,旧时以为“胡星”。旌头落,胡人败亡之兆。
2。渠黎: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在轮台东南。
3。戍楼:驻防的城楼。
4。平明:黎明,天刚亮的时候。
5。虏塞:敌方要塞。
6。“今见”句:希望封常清的军功业绩胜过古人。
【赏析】:
这首边塞诗虽题为送行,却重在西征。希望对方立下不朽的战功。诗起首六句先写战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接仗,然后写奇寒与牺牲。以敌军之强衬托唐军之强,以环境之恶劣、伤亡之重写胜利来之不易,可谓写得精警动人,讴歌将士抗敌奋不顾身。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凯旋,以颂扬作结。全诗一张一弛,抑扬顿挫,结构严谨。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七言古诗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