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4 页)
“有什么好惊讶的?荷兰人打不过,那就只能认了,这个和做生意不一样。势力就是一切,打赢才是硬道理。”彭海丰说道。
“那以后荷兰人会不会报复我们?”陈明皱了皱眉头不安的说道。
“只要北洋舰队继续保持远东第一的地位,只要帮我们说话的人还在,只要我们能把北洋与南洋商团的合作关系保持下去,我们永远不用怕荷兰人。”彭海丰长叹一声说道。他实在没想到自己不经意间结识的一个人会给自己和南洋华人的命运带来如此大的变化。“这就是命运。一个很小的变化就可以影响到未来。”多少年后彭海丰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了这句话。
“彭老大果然眼光长远啊。陈某人自愧不如。”陈明佩服的说道。
“对了,回去跟陈先生说一句,就说,那位北洋的徐先生想与陈先生见上一面,他是由薛福成大人推荐到北洋的。现在已经是李大人的门生了。对我南洋华人很有好感。”彭海丰最后交代道。。…。
“陈明一定把话带到。”陈明行礼道。
封面推荐器,大家多来点推荐和收藏吧~~
。。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第一百零三章 大清“联合”舰队
虽说老李决定组织此次巡航,但是决定了不代表就一定好做到,考虑到此次航程过远,而且要带近千名的陆军以备不测,而且为了尽量少生事端,老李决定在在广州离开后,直接到达荷属殖民地,这上前海里的航程无论是对于战舰还是人员来说都是十分严峻的考验,毕竟这次是要做动手准备的。至于陆军吗?更是让老李头疼,你让一票从没坐过船的淮军坐上半个多月的船,到了巴达维亚到地能发挥几成战力?老李没有把握。更别说运载这些淮军人员和装备的运输船了。老李和一票北洋军官算来算去,总感觉光靠2艘训练舰,康济和威远再着500号淮军和装备确实困难点,(300北洋陆战队平时是分散在各舰上的)
这时候,刘步蟾的专业素质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在他看来,陆军的武器无非就是枪和炮。。这枪不怎么占地方,真正伤脑筋的是炮和弹药,所以,在解决了炮的问题后,剩下的就没啥难的了,至于陆军用的火炮吗,用的最多的自然是75MM克虏伯火炮,而这东西和定镇上装备的75MM舢板炮(每艘战舰4门)是一样的,只要换换炮架就是陆炮,这样一来,干脆陆军就不用带炮了。进港的时候,安排一些陆军炮手到定镇上,一旦真动起手来,这舢板炮在舰上用完了直接换个炮架就当陆炮用的了,而除了这些舢板炮外,同理还有致远舰上的10管格林炮,这东西炮管重371KG,炮架重181KG。而且北洋在订购致远的时候还专门订购了炮架,这样一来更方便了,一旦海战结束后,直接换上炮架就可以登陆了,有这些舢板炮和格林炮在,淮军根本就不需要另带火炮和炮弹。而且考虑到定镇的空间。完全可以多带一些火炮部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组装后使用,同时各运输船也可以在船上安装一些格林炮好舢板炮,一旦海战结束后,直接安装陆军炮架使用。。…。
虽然北洋军官们为如何支持这支部队远距离航行做了各种筹划和安排,但是如果一旦动起手来,后勤补给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毕竟巡航和战斗是两个概念。例如说炮弹,致远号的210主炮每门仅仅备弹50发,按每2。5分钟一发的射速计算,连2场战斗都支持不下来,总不能打完一仗后跑回上前公里外的广州补给弹药吧,前提还是北洋先把炮弹运到广州再说!即使把致远炮架下的放置炮弹的隔层也算上,每门炮也只有额外的21个隔层。而且为了安全,这些隔层只能放炮弹不能放发射药,丁汝昌,琅威理,刘步蟾等人绞尽脑汁也没办法让北洋这些战舰能装载打够2场的炮弹!!
“我们其实完全可以委托两广的李翰章大人调集一些民船为北洋运输后续的弹药和燃料以及其它物资。北洋舰队下属的运输力量太过薄弱了,根本无法支持如此远距离的征战。”琅威理在仔细对照了所需要的补给和可以调派的运力后不由的摇了摇头。
“这怕是不好吧?”丁汝昌皱了皱眉头说道。。…。
“这有什么不好?在大英帝国,商船在战争时期可以征用来进行运输甚至是加装火炮执行战斗任务。即使现在时非战争状态,我们依然可以付费征调船只。“琅威理坚持道。
“但这是在大清,随意征调民船如果让那些御史们知道了,参上一本可不是闹着玩的。”刘步蟾不满的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