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2/4 页)
就要斩草除根。
兴许是父皇想让他做一个仁慈的君王吧,所以从小就教导他要兄友弟恭,父皇临终前,他也在父皇面前发誓,日后要善待自己的兄弟们,绝不会杀他们之中的任何人。
可现实却告诉他,他还是太心软了,身为一个帝王,太过心软的下场看如今的他便一清二楚了。
不过……许多事儿已经发生了,即便他再后悔也改变不了了,他所能做的便是改变自己。
梁芜菁一直站在陈夙身后看着他,一开始她还以为他在埋头看书,所以没有打扰他,直到她发现他的书竟然倒着拿,顿时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伸手,梁芜菁果断将他捏着的书拿了过来。
陈夙一下子被惊醒了,抬起头看着梁芜菁,只见她正非常宝贝的摸着她的书,还将他刚刚捏得皱巴巴的那页小心翼翼的抚平了。
兴许有人会说,不就是一本书吗,至于这般小气?
可梁芜菁要说的是,这可不是一般的书。
“王爷,日后您要看书也行,可万万不能把书弄破了,弄皱了。”梁芜菁一边说着,一边心疼的看着已经不太平整的书页,对陈夙道:“这些书都是前朝末代的孤本,我父亲说了,我那几箱子书,当世都找不出第二本来,是我梁家的收藏,即便御书房都没有。”
陈夙闻言顿时不知该说什么好了,是说梁家底蕴太深,还是说梁家底蕴实在太深。
兴许是意识到自己说的
有些太严肃了,怕伤到这位上任皇帝的自尊心,梁芜菁决定转移话题,把书收好后坐到了陈夙身边的椅子上,笑着问道:“不知王爷这几日去了何处?”
“明知故问。”陈夙头也不抬的说道。
梁芜菁闻言忍不住偏过头看着他,只见他的视线落到了窗前,似乎在往外看,可那窗户明明是关上的,梁芜菁也不知这男人是怎么了,虽然没有装傻,可看着还是不太正常啊。
“倒不是我明知故问,你突然不见了两日,虽然我知道你出了宫,可久久不归是很危险的,我只能猜测你去了宁家,也只能猜测你可能要和宁家人离开,亦或者……宁家人要强行带你走,我身在宫中,自然不能出宫去证实,只能想法子带信给我父亲,你放心吧,你的事儿我父亲虽然已然知晓了,但是他不会说出去半个字的,相反的……我父亲还说要助你成大事,自然……我们也得提醒王爷一句,如今早已物是人非,从前宁家对您是忠心不二的,但现在嘛?王爷还得好好思虑思虑才是。”梁芜菁想起这诸多事儿来,又想起父亲让碧云带回来的话,不得不往这方面想。
宁家的确是陈夙的舅舅家,是陈夙在这个世上的亲人,是他曾经无比信任的人,但这两年来,大周朝的局势变的实在是太多,太大了,谁也不敢肯定宁家没有逐鹿天下之野心。
毕竟现在的宁家是有这个
实力的,即便如今还比不过朝廷,但宁家在西南早已根深蒂固了啊。忠勇侯宁家擅武,和梁芜菁的外祖家族英武侯张家一样,是八大世袭侯家族中赫赫有名的武将之家。
☆、第九十六章 密谈 2
其实,在三百年前大周朝开国时,除了惠周侯梁家经商,忠义侯袁氏以文治帮太祖平天下外,其余六大侯皆是武将,以武力协助太祖夺得天下。(就爱读书最快更新)
可三百年过去了,世事变幻无常,梁家依旧富甲天下,袁家依旧文传当世,出的都是文官,门生遍布大周,可六大以武起家的世袭侯中,只有英武侯张家和忠勇侯宁家依旧战功赫赫,家族中出的都是将军,其余四大世袭侯家族早已变了味,有的甚至只能吃老本了,更别说带兵打仗了。
英武侯张家这些年来一直镇守大周王朝的西北边陲,和瓦刺等蛮夷作战,胜多负少,唯一让张家人觉得丢脸的便是两年前皇帝陈夙被瓦刺所俘。
不过那一次,英武侯张兴亮和身边得力的大将都被抽调去了东南沿海驱赶倭寇去了。
所以……也怪不得张家人。
英武侯张家从前便是镇守东南沿海抵御倭寇的,十年前才被先皇派往西北地区和蛮夷作战,所以在西北方,英武侯张家的势力还不算根深蒂固。
其实,为了防止各大世袭侯家族功高震主,每十年,他们镇守的区域都会轮换,防止这些侯爷们手下积聚太多势力影响朝廷稳定。
因此,大周朝建立三百多年来,从未有哪位侯爷得到太大的势力,朝廷也还算稳定,即便发生叛乱,也是那些王爷们,兄弟之间争夺皇位造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