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2/4 页)
睛一亮,救星可回来了,迫不及待地问道,
“时斋兄,怎样了,探查出什么名堂没有?”
“小人幸不辱命,探听到一个重要消息。”
“快说快说。”许维追问着。毕竟如果真能寻到个突破口,那也不妨假戏真做,夺个头功也不错。
杨遇春照着置于案桌上的地形图指划道,
“大人,您看这里。”
杨遇春的手点在日阳门的标志上。
“据附近的老人讲,这日阳门曾在前明崇祯时期被流寇破坏过一次。”
“哦?”许维顿时来了兴趣。
“我趁夜到日阳门附近转了一圈,按老人所说仔细探查了一番。真是天佑我大清也。”
“怎样,发现什么了?”
“在日阳门城墙下居然有个密道通往内城。我从密道出来,已经到了原金城关守备府内,也就是现在的新教军总部。为免打草惊蛇,我立刻便顺原路退回。”
许维托着下巴想着,
居然有密道?真是大可利用一番。如果新教军注意力全集中于城外的兵马上,那时从密道杀入,定可收那奇兵之效,破城足足有余。怎么看自己也算是个福将呀!这仕途也不应差到哪去,可能日后封侯拜相都不成问题。
想到痛快处,许维不由偷笑出声。弄得二杨及风云都一头雾水,不知所以然。
看到手下这几人一脸惊愕状,许维赶紧半掩饰地说道,
“诸位,既然天佑我大清,我想明日这四门齐攻绝对能攻得下金城关外城,我等速作准备吧。”
第五节
5
总攻的时刻很快就来临了,已久侯多时的数万清兵在金鼓的催动下,向金城关四门又一次发动了猛攻,这是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攻城。
先是数十门红衣大炮被掀开炮衣,对着金城关便是一阵狂轰,只片刻功夫,金城关城头到处都是轻烟滚滚,石屑纷飞的景象。
随后,过百部的壕桥车、轒輼车及冲车、临车及抛石机被推向金城关,数不清的长柄云梯被抬着冲向城墙边,如潮水般的清兵们更是密密麻麻地紧随攻城器械之后涌向金城关四门,震天的喊杀声顿时响彻云霄。再其后的便是押阵的骑兵,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敢私自逃跑的士兵。攻城长梯异常顺利地搭靠在城墙上,并未遇到新教军的任何攻击,步兵们右手握刚刀左手握盾牌开始登梯攻城。
此时隐藏于金城关城头上的新教军在主帅一声令下后才迅速现身,向清兵发射强弓劲弩。顿时城头上一片飞蝗如雨,漫天箭雨呼啸而下,面对着城下黑压压一片的清兵扫射而去,斜望而去仿佛没个尽头。
耳边只听得密集的弓弦拉放的声响后,从最东边的东新门到最西边的日阳门,清兵中箭死亡前的惨叫声连绵起伏不断。一轮弓箭射毕,金城关下起码倒毙了近千名清兵尸体。
已经搭在城墙上的云梯,又被新教徒给推倒下去,或者被火箭给点着,众多的攻城车只推至城角处便被城墙上丢下的用绳索扣系大如磨盘的巨石砸毁,躲藏于车内的清兵死伤惨重。受到冲击后的清兵队形开始混乱,大批的清兵开始后撤。
阿桂的中军战鼓声敲得越来越响,这是发出奋勇杀敌,不得后退的指令。各个督阵的清军大将们都不敢怠慢,扯着大嗓子领着亲兵冒着箭雨督促士兵继续进攻,有十几个想逃回本阵的清兵被监阵兵给当场腰斩,于是正在后退的清兵们不得不又硬着头皮继续进攻。
一波波身着青色战甲的清兵,不停地向金城关涌动,大量的抛石机不断地向金城关城头抛放巨石。。。。。。
城前的土地被鲜血给染成暗红色,每片泥土中都夹杂着鲜血,逐渐已经成为一滩滩的血泥浆。每逢士兵从上踩踏而过,就到处飞溅,但这已丝毫不能影响被战争的残酷性刺激得已杀红了眼的清兵。
在战鼓擂动声中,成队成队的清兵在不断冲击着金城关城头,而城头处的新教徒也时不时有人中了巨石从城头处翻滚下来。
云梯架了翻,翻了架,清兵如蚂蚁般不怕死地源源不断地顺着云梯攀上城墙。各种钩链也都搭住城墙,清兵们顺着绳索往上爬。也有的清兵站在临车上,准备一跃而至城头。金城关的城头上始终在上演着刀枪血影的一幕,无时无刻都有人从城头上倒栽葱了下来。
激烈的攻城战持续进行着,清兵似乎已决心不打下金城关誓不收兵,在夜幕来临之际依旧狂攻不止,各个城门下都挂起了巨形灯笼及数不清的火把。更多的火弩在不停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