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军勇迎敌(4)
1936年10月,262旅参谋主任出缺,彭巩英旅长亲自向师长孙元良提出,指名要谢晋元任该旅中校参谋主任,并将部队训练、整编补充等一应事务,全都交其处理。谢晋元自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历来注意对部队开展政治教育,他参加过北伐反对军阀割据。常以爱国精神教育官兵,认清日本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为即将到来的卫国战争学好军事技术,做到不怕苦,不怕死。他任262旅参谋主任后,按照城市攻坚、防卫的要求,组织全旅部队进行规模不等的奔袭、攻击及防守的训练,使该旅官兵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8·11”出师
日寇借口虹桥机场事件,不断增兵上海,局势已达爆发点。此前,我最高当局已任命张治中为淞沪警备司令,着手上海地区作战的策划。1936年秋,军校高级教官室从南京秘密前移,迁往苏州狮子林。不久移驻留园,对外以“中央军校野营办事处”名义,设立军事指挥部,计划和组织淞沪地区抗战的准备。野营办事处为了使营级以上军官认识以后攻击目标情况,分批组织,秘密前往上海侦察地形,谢晋元为第二批前往的小组。该批由第87师261旅旅长刘安祺(山西崞县人,黄埔三期毕业)为组长,同行的有后来担任第88师参谋长的张柏亭、炮兵营营长王洁中校等人。侦察任务为闸北地区的宝山路、八字桥、江湾路一带。重点为北四川路底、天通庵车站附近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及其周围地形,必须反复详细侦察,熟记于心中。谢晋元于北伐时任第一军第21师连长,参加龙潭血战后,率部队进入上海,前后驻扎闸北半年,对该处路径十分熟悉。张柏亭早年曾在江湾路法政大学读书,住在北四川路横浜桥附近余庆里的亭子间里,每天挟着书包来回走过,也是熟门熟路。而其余的人则剃光头,着西装,行动有点土里土气,引起了日军便衣的怀疑。在虹口公园靶子场附近,有一批流里流气的大汉在后面跟踪并指手画脚,幸而及时发现。张柏亭和谢晋元带着转了几个弯,穿弄堂,绕小路,在北四川路一个朋友家躲避,才未酿成纠纷。组织民众、训练青年也是备战要求的一部分。1937年初,88师抽调得力军官对江苏省高中学生集中军训,每期三个月。第一期以高中二年级学生为主,已训练完毕。第二期以高一学生为主,五月份在省会镇江市的七里甸开学,江苏省学生军训总队长孙元良及陈果夫(省长)作动员讲话,勉励学生学好军事知识,时刻准备抗击侵略。谢晋元为第二大队大队长,他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步操各科项目及野外演习都有很严的要求,在学生中威信很高。军训后期发生了卢沟桥事变,88师的军官都立即返回部队,部署上海作战。学生军训另由江苏省保安总队派军官训练,但各方面已相差很大,七月底即草草结束。
谢晋元返回部队后,按照预订的作战计划,紧张有序地进行临战前的调动。驻守江阴及锡澄线一带的524团部分官兵,立即全部集中于蟠龙山营房,然后急行军40余公里赶到无锡西乡荣巷。谢晋元事先联系,得到荣氏家族的鼎力支持,借用荣氏企业的面粉厂、申新纱厂、机器厂和已经停课放假的公益小学、中学等处房屋,安排好262旅近五千人的驻扎训练问题。另有一小部分部队则驻于惠山一带。适应临战需要,将部队的训练量减少,除正常出操外,着重负重战斗行军及夜间攻防作战。同时加强部队政治教育,通过各级军官,及时报告第29军在卢沟桥和华北英勇抗敌的事迹,鼓舞士气、坚定抗战必胜信心。每天的报纸,都发到班排,组织阅看。平时外出上街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和军风纪要求,专门有执法队监督检查,保证了队伍的稳定。他还通过平时与军政部建立的良好关系,及时替换了一批全新的步枪和补充了子弹、手榴弹,争取到一批刚进口的捷克造机关枪,各连队的装备都有改善,做到每班有一挺轻机枪,为此后的大战增强了自动火力。。 最好的txt下载网
日寇侵淞沪,我军勇迎敌(5)
日寇侵华给中国军人留下许多教训。张治中认为,面对日军进攻,过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他打我,我不还手。如“九一八”事变时,在东三省,敌人共二万人,我军有13万以上,但却不抵抗,令东北全境沦入敌手;另一种是等他打我,我才还手。如“一二八”淞沪战役及以后的多次事件,日军每次进攻,我军均被动应战,敌人仍处处占有很大优势。张治中提出,今后当判断他要打我时,我就先打他,并确定了“一旦淞沪有事,我军应主动进入上海,先扫荡虹口、杨树浦之日海军陆战队根据地,然后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