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3/4 页)
孙太后得知他们私下的举动,气得又吐出两碗血来,怒道:“这个时候别说阖宫上下,就是整个朝堂整个天下都盯着好容易才得来的皇长子!你们……你们竟敢背着我做下此等糊涂事!好在没有落下确实的把柄,否则,你以为凭我就能保得住你们吗?”
永昌侯夫人十分委屈,嗫嚅道:“侯爷在外做事,妾身哪里知道?也是侯爷让妾身进宫请安,才对妾身说的这些,妾身也十分害怕呢!太后还是派人去劝劝侯爷吧?不过……皇上也实在逼得咱们家太紧了!”
孙太后紧咬牙关,闭着双眼,许久,才幽幽道:“叫哥哥收手吧!”
“太后……”永昌侯夫人惊讶的低呼一声。
孙太后道:“这些年来你们插手盐务,私交大臣,行贿受贿,左右朝廷用人……种种事迹我都知道,皇上更知道!从前他隐忍不发,如今他有了皇长子,不会再忍了。”她长长叹一口气,绝望的说:“原本还指望着康妃,谁知她也是个不中用的!你们现在收手,我便求着皇上饶了你们的性命,如若不然……”
永昌侯夫人听得胆战心惊,最后只得说:“妾身回去会好好跟侯爷说的。”永昌侯夫人有话跟侯爷说,睿琛也正跟清浅说话。
“此事真的涉及永昌侯府?”清浅心有余悸,紧紧抱住玄恒,生怕一个不小心他就会从自己怀里消失。
睿琛铁青着脸,道:“虽无十足的证据,但除了他们,还会有谁!”
清浅沉默片刻,终究问出了困惑多年的问题:“这么多年,皇上为何一直纵容永昌侯府呢?”
睿琛缓缓道:“当年我能登基为帝,永昌侯府和辅国公府都曾出力不少,后来我虽登基,但三宰把持朝政,几乎当我是个傀儡!也是永昌侯和辅国公力争我亲政,并联合朝中诸位大臣除去了三宰。”
半晌,清浅低声说道:“皇上是个念旧情的人。”
睿琛却道:“这么多年,也够了。”神色蓦地冷凝,语气里饱含杀气,“因为我太顾忌自己的名声,生怕自己百年之后被后世骂做不孝昏君!可我如今也算想明白了,什么帝王名声,都是死后虚空,只要我儿子能平安长大,才是最重要的!”
清浅抬起头,望着他乌黑明亮的瞳仁,轻声问道:“皇上决定了?”睿琛郑重点头,清浅却叹道:“可她毕竟是太后,如果她苦苦哀求皇上饶了永昌侯府的人,皇上又当如何呢?”她忽的兀自一笑,道:“前朝有位太后,为了让皇帝娶自己的侄女儿,可是不惜以触柱威胁的。”
睿琛没好气的说:“她要触柱就让她去死好了!”
清浅揉了揉他的眉心,笑道:“这可真是不顾千古骂名了!其实你们皇帝最在乎名声,要不然唐太宗那么恨魏征,口口声声说要杀了他,最后还是没下手。”
睿琛有些讪讪的,想到过往,还是没有告诉清浅,只道:“她的身体真的越来越差了,估摸着,等咱们玄恒过了百日宴,她也该‘死而无憾’了。”
清浅莞尔一笑,知道将要面对孙太后的日子,不多了。
77康妃计
日色若金;晴穹万里,紫禁城的黄琉璃瓦闪闪发亮,红墙交错纵横。高空俯瞰,瑰丽城墙仿若一条沉睡许久的巨龙。
皇帝不在宫中;宫中自是安静冷寂,虽是黄昏,各宫的中堂大瓮里依旧放着冰块儿;一整个下午过去,冰块儿化得只剩小半块,漂浮在水面上。风轮隔着大瓮吹向罗汉床;瓮中的冰块儿悠悠的打着旋儿。
罗汉床上;康妃面色青白;即便不用冰不用风轮;她听了银瓶的话,也如三伏天坠于冰窖中。
“你再说一遍,永昌侯府真的派人谋害皇长子了?”康妃牙齿打颤,断断续续的又问了一遍。“大伯、大伯他怎能如此糊涂呢!”
银瓶的神色也无比恐慌,低声道:“永昌侯府有没有做事儿奴婢不敢穿侧,可是皇上确实将那人的人头高悬在永昌侯府门外,至今都没有取下!还有辅国公府的人,处处对外宣扬这是皇上要收拾孙家了!”
听到那句高悬的人头,康妃的脸色又白了两分,喃喃道:“皇上当真一点也不顾念旧情了吗?当初孙家也是拥立皇上有功的人啊!难道皇上真的要对孙家动手?太后不是还健在嘛!”连忙又问:“你不是说永昌侯夫人进宫请安了?太后可有话交代下去?”
银瓶欲言又止,很是无奈的回道:“太后……太后劝永昌侯收手!”
“哐”的一声,康妃手中的茶碗摔在了地上,“收手?如今收手还来得及吗?连太后都无力回天了!”千不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