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1/4 页)
哥萨克帝国,斯坦亚联盟自然是方啸宇最先注意到的首选目标。
斯坦亚联盟位于中大陆中部,它的战略位置相当重要,其北方是哥萨克帝国,南方是波斯帝国,西面与伊斯坦帝国接壤,东面则是兰芳帝国和刚刚被占西王国出售给中华领的巴坦地区,正是所谓的四战之地。
斯坦亚联盟并非一个国家,它是由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哈萨克、乌兹别克五国以议会的形势组成的一个联合体,其议会所在地被定在了哈萨克境内的阿斯塔纳,这也是弱国进行自保的一种方法,联盟境内以畜牧业为主,也有少量的农业。不过它并没有任何工业,所有的工业制品都来自哥萨克帝国和兰芳帝国。
面对这样一个庞大而衰弱的联盟国家是否出手,方啸宇和他的联合参谋部成员们反复斟酌了很久。并不是斯坦亚联盟兵力雄厚,容易给中华领造成麻烦,相反斯坦亚联盟由于国内民族成分复杂,政府组织松散,造成其国内动乱不休,政府军队战斗力极其有限。
方啸宇主要担心的是在斯坦亚联盟另一个方向与其接壤的哥萨克帝国。哥萨克帝国一直以骁勇好战著称,亚历山大三世对这块肥沃的土地也早已是虎视眈眈,只是苦无没有借口无法将其吞并。
一旦中华领对斯坦亚联盟动武,正好给了哥萨克帝国一个绝好的借口,他们势必会打着国际援助的旗号插手斯坦亚联盟事务,等到斯坦亚联盟的领导人因为对抗中华领饿需要而与哥萨克帝国结盟,那到头来中华领一顿劳碌,恐怕会给他人做了嫁衣。
因为形成了这样的牵制局面,除非方啸宇能够设个圈套让哥萨克帝国先动手,不但自己可以占据道德高度,更可以得到斯坦亚联盟的拥护。
第二百三十六章 中大陆的形势
就在方啸宇思考应该如何引诱哥萨克帝国动手的时候,一条情报迫使他改变了想法。哥萨克帝国建设了近十年的伯利亚大铁路终于全线通车了,尽管这条铁路修修停停,经历了这么多年时间才修好,而且只是单轨线路,运力有限,但是它的通车预示着哥萨克帝国终于可以有效的控制中大陆和东大陆的国土。
有了这条铁路哥萨克帝国就可以非常方便的将自己庞大的陆军迅速的部署到任何一处边境地区并很快形成战斗力,再也不会因为缺少兵力和物资而束手束脚,如果中华领这个时候入侵斯坦亚联盟就会和哥萨克帝国正面对抗,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方啸宇是不会做的。既然入侵斯坦亚联盟没有机会,方啸宇退而求其次,又将目光投向了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比斯坦亚联盟还要幅员辽阔,其领土占据了中大陆南方很大一部分。波斯帝国在二百年前曾经国力鼎盛,疆域比现在要大上一倍,其领土不但包括斯坦亚联盟的半壁江山和伊斯坦帝国的部分领土,甚至南亚次大陆的北部也同样是其领土。
由于交通通讯技术落后,人口不多,高层生活腐化不思进取等问题,加之领土面积过大,管控不力,昔日强盛的波斯帝国已经不可避免的衰落了下去。
见到这个老大帝国的持续衰败,附近的各国纷纷侵占其土地,尤其是数十年前,西大陆诸强开始了向外部大肆扩展殖民地的时期,撒尔帝国等数国联合瓜分了波斯帝国的南方次大陆领土,几乎让波斯帝国缩小了四分之三。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遭受如此惨重的变故,如今波斯帝国仍然是中大陆的重要大国。
波斯帝国的国内状况与斯坦亚联盟基本相同,不过他们与伊斯坦帝国是世仇,两国经常征战。
以现在的领土结构,波斯帝国南面靠海,周围没有太多强国,因此其国内的大部分兵力都聚集在与伊斯坦帝国的边境地区,与中华领接壤的国境兵力比较薄弱。
如果中华领进攻波斯帝国很容易得手,加上这里庞大的让方啸宇垂涎的石油资源更是他志在必得的。不过入侵的名义却绝对不能让中华领来承担,最好就是让波斯帝国挑衅,自己则自卫反击效果。
为了加强巴坦地区的军事力量,方啸宇特意将张仲麟的近卫军第二军也抽调了过去,由于巴坦地区没有设立军区,按照惯例是由军衔最高的人做总指挥的,而近卫军第二军的军长张仲麟中将自然成了巴坦方面的总指挥,特战军副军长艾尔则成了他的副手。
张仲麟是中华领一员名将,擅长出奇制胜,而且每到一地比亲自勘察地形,做到心中有数。此刻他正带着一众高级军官秘密来到了波斯帝国边境线上,暗中视察这里的情况。
装备精良的警卫部队分属近卫军第二军和特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