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4/4 页)
,对流行音乐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趋势,每有所语都让她获益匪浅。
到了此时,赵慧晴更加坚定了和A。P公司合作的想法。
公司实力雄厚,经营范围广泛,领导人能力卓绝,旗下艺人众多,拥有专业的制作团队,出品的音乐作品优秀且具有流行度。这样的合作对象,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至于A。P的母公司C。J集团本身就拥有Melon这样的音乐品牌,赵慧晴却不是很在意。
韩国的音乐市场品牌太多,单一的途径根本起不到宣传的效果。A。P公司的音乐想要做大做强,少不得要和外界合作。换句话说,想要从众多对手的围剿中破围而出,就必须要有强力的帮手才行。这次,Leessang的事件就算是一个明证。
时间来到2001年,韩流的主力已经开始从影视作品向音乐市场倾斜,众多的优秀的音乐制作人和经纪公司、歌手以及偶像团体有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
伴随着,一些大型公司也开始在音乐品牌市场上做文章。Melon、Mnet、soribada、mufree、oimusic、Bugs,一个个音源网站仿佛一夜之间便出现了,彻底的改变了韩国音乐市场的格局。
这些音乐品牌,有的有大型财阀注资扶持,有的是挂靠在大型企业的名下,更有的其本身就是从事音乐制作的娱乐公司。
和他们一比,MUZ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虽然现在MUZ的经营还是稳中有升,但是和其他的竞争对手比起来,发展速度根本不足称道。
赵慧晴已经敏锐的察觉到,再不做出改变,早晚有一天,MUZ将会被残酷的市场淘汰。
同对手相比,MUZ不缺少专业的经营团队,也有着优秀的创意,对市场的把握更是业界首屈一指。唯独欠缺的就是,幕后没有强力的支持。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的挣扎都是奢望。
现在,赵慧晴要做的就是,给MUZ也找个强力的靠山。只有这样,才能在群狼环伺的业界,继续占有一隅之地。
纵观娱乐圈的形式,无非是S。M、SK、C。J、YG四家而已。
S。M公司自成体系,从制作到发行再到宣传都有自己独立的渠道,多MUZ一个不多,少MUZ一个不少。
SK更是韩国巨无霸级别的企业,垄断了韩国大部分的电信市场,MUZ的宣传渠道在人家的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