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2/4 页)
同时敕谕宣祖李昖。大明满朝臣子莫不举手相庆,莫不动色而相勖。大学士沈一贯上疏总结这次平倭的感触,耐人寻味,其部分文字如下:
关白虽黠不过一倭奴耳,群类虽繁不能当我一大郡也。螫仅中于一隅,师遂勤于七省,数百万之裹粮,六七年之奔命,东功之成,天幸不至之绝耳。痛定思痛,至今思之不能不为之栗栗者,如水火焚溺可复蹈哉。故《周书》有言:“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今日举朝忠计,成谓国家之武功虽若可观,而文治实多阙失,……,孔子有言:“有国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伏望皇上居高听卑,思患预防,勿任一己之情而拂百姓之欲;勿贪沾沾之利而轻丕丕之基。夙夜栗栗如倭患未平之时,而不少怠荒社稷。幸甚。(记于《明神宗实录》,卷三三四,第五十九册)
真是良药苦口利于病,这位二三十年不上朝的皇帝若能听进去就好喽。
纵观整个战争,倭军人数众多,将士素质相对较高,虽个别将领间存在矛盾,但配合较默契。倭军火枪虽凶,但火炮配备较少,水军实力更是低劣,导致后勤补给跟不上,绵长的战线表现出明显的后遗症。明军则装备精良,火器技术占压倒性优势,虎蹲炮、迅雷铳、大将军炮、灭虏炮、佛郎机等等各式火炮是敌人从未见过的,因此压制了倭军火枪的优势。明军于战场上败多胜少,一方面由于参战人数较少,更主要的是最高指挥官指挥失利,战斗中看到一部败退,便撒丫子逃跑,部下也纷纷效仿,岂能不败。
很多学者,特别是韩国、西洋的学者否定大明援朝抗倭的历史意义,认为即使明朝不出兵,朝鲜一样可将敌人赶出国门。糜烂不堪的朝鲜官兵就别提了,单凭散沙一样的各路义兵、僧兵?他们所玩的游击战术仅能起到袭扰敌人的作用。依靠李舜臣率领的朝鲜水军?他们也只能起到切断敌人补给线的作用,十余万倭兵完全可以采用屯田法,及四处掠夺,最终将陆上的反抗势力一一扫光,朝鲜水军基地也必会由此暴露于倭军魔掌之下。
大明援朝的一个重大意义在于:明军雄赳赳气昂昂得跨过鸭绿江,给朝鲜军民无比的信心,振奋了他们的士气。君不见倘若没有大明为后盾,朝鲜君臣恐怕早就投降了。有大明在,至少朝鲜还有指望,这在战略上是意义非凡的。若无李如松指挥的平壤大捷,壬辰倭乱恐怕不会出现最终和谈的结局;若无解生指挥的稷山之战,怎能挫败倭军锐气,从而扭转战争态势。明军虽败多胜少,胜也多为惨胜,对于泱泱大国来说甚是难堪,可明军于关键战役中表现出色,从而在战略上有效控制住了局面。因此,明军入朝的意义是应该被肯定的。
对于日本,这场侵略战争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秀吉曾宣称日本为神国,表明日本要跳出中华文化圈之外,开始积极吸收欧洲文明。因此,有人认为秀吉乃“脱亚论”的始作俑者。他的战略方针:先进攻朝鲜,再以朝鲜为跳板进攻中原大陆,被以后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所采纳,从而制定了其战略三步走:先占朝鲜,再占中国,再次占领全世界。
秀吉以初成统一、千疮百孔的弹丸小国,发动如此大规模的战争,无疑对本就薄弱的国力来说是雪上加霜。日本发动这场侵略战争无异于练了一趟七伤拳,正所谓:一练七伤,七者皆伤,实则是先伤己,再伤敌。它不仅未能巩固丰臣政权,反而搞得国内怨声载道,无疑动摇了统治根基。
对于朝鲜,这场历时七年的卫国战争消耗了大量的民力、物力。朝鲜八道的众多城池被焚为焦土,王京汉城也未能幸免,百姓更是无家可归,死伤无数。五六万百姓及手工业者被押到日本为奴,使得朝鲜人口严重流失。对于明朝,虽出兵不多,拿出的钱粮却不少,本就不富裕的国库几乎被掏之一空,数万将士死于异国。参战的明军乃精锐之精锐,辽东铁骑的大量损失使得压制女真的兵力大为减少。
一个意外的结果是这场战争对于日本、朝鲜的文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朝鲜的印刷、陶艺、建筑、刺绣等大量工匠被押到日本,他们所带来的陶活字技术为江户时代的出版之风奠定了基础。学者姜沆以虏囚之身,给日本的儒学带来极大影响。另外,他所写的《看羊录》痛斥了倭军在朝鲜的暴行。
李朝上下为缅怀抗倭英雄,褒扬忠烈精神,修建大量的忠烈祠,定期祭奠。忠烈祠现在不仅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场所,也成为吸引观光客的重要景点,形成韩国特有的“忠烈文化”。釜山乃倭军的根据地,因此在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历史遗迹和纪念物为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