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量,但又由于他们的经济和文化条件而带有某些落后性。
如何发动这个力量,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是中国民主革命能否取得胜利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只有共产党能够解决。
既然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为
72
25胡绳文集
主要力量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当然不可能是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不可能是在资产阶级统治下发展资本主义。
或许在回顾历史的时候,可以允许进行某种假设。如果在1949年革命胜利的关键时刻,共产党软弱动摇,放弃了领导,而由某种资产阶级力量来领导国家,结果会怎样呢?那就必然是尚未全部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不能继续彻底完成,必然是引起工人、农民以及小资产阶级群众的反对,根本不可能造成安定地发展资本主义的局面。更不用说,国民党势力会卷土重来,帝国主义势力会乘机侵入,中国就只能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
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不可能直接实行社会主义。共产党清楚地了解,只凭主观愿望是不能实行社会主义的。按照当时的历史条件,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在1949年胜利前夕,共产党明确宣布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一、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二、没收国民党反动统治者的垄断资本即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就是最早产生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领导地位。毛泽东说:官僚资本“替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在解释保护民族工商业这条纲领时,毛泽东说:“由于中国经济的落后性,广大的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即使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在一个长时期内,还是必须允许它们存在;并且按照国民经济的分工,还需要它们中一切有益于国民经济的部分有
73
胡绳文集35
一个发展;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12月)。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被取消,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不复存在,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因而民族资本的发展得到了在旧中国从来未有的有利条件。当然它不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中那样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人民政协纲领》明确规定:“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营的积极性并帮助其发展。”
“在必要与可能的条件下,应鼓励私人资本向国家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这就是说,它的发展应在“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范围内,它的发展方向也和资本主义国家不同。
或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可以只实行新民主主义,而不过渡到社会主义呢?
这是不可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已经存在着社会主义经济,这主要是国营经济(社会主义的合作社经济那时还很少)。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不可能没有国家的支持,不可能不和国营经济发生各种联系;它转向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必然的趋势。
1956年,随着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比在1952年至1953年大致估计的时间表快得多。这是由于客观形势造成了这样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不是任何人的意志所能决定的。这个过程进行得如此顺利,证明党和国家在这方面所实行的政策是完全符合于客观需要的。
或许有人说,中国既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
74
45胡绳文集
会主义社会是不合宜的。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中国的确没有经过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阶段,更没有经过发达的或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决定了它不可能经过那样的阶段。
但是,中国是以特殊的方式经过了资本主义。虽然不能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看成是资本主义社会,但在这个社会中已经有了资本主义(外国帝国主义的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
,因此也就有了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否则就不可能有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可能经过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
或许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