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第1/4 页)
张公瑾临出发时,按杨勇的指示,将镇守洛阳的任务交给了一名信得过的万人长,并给他留下了八千人马守城,因为现在的洛阳已经远离战场,因此一名万人长和八千子弟兵守城绰绰有余。
杨勇的兵锋还未到洛阳,消息传来,元气大伤的王雄带着几千人马弃城而逃,几日后,杨勇的人马兵不血刃进了许昌,这座历史名城又回到了义军的怀抱。
在许昌只停了两天,留一支人马守住许昌,杨勇的兵马继续向前推进。如惊弓之鸟的王雄在南阳也没敢呆着,而是收缩兵锋,带着一万多吴军将士弃了南阳一路南下,渡过淮河,回到了丹阳,到他的皇帝陛下杜伏威的身边请罪去了。
因此,杨勇这一路上,趁机又收复了南阳等大片失地。到617年夏,不足半年,便彻底打败了王雄这支劲旅,把入侵的吴军赶出了义军的地盘。
但杨勇并不打算收兵,他这次和李靖要一统江南,按杨勇的话说,谁让你们先惹老子来的
因此,七月份,杨勇和徐茂公统领大军十二万出南阳一路东南,兵锋南抵淮阳。
淮阳即现在的河南周口一带,在隋唐时期称汝阴、颍州,淮阳在当时是吴国的势力范围,也是杨勇真正意义上攻伐杜伏威的第一站。
淮阳守城主将叫马魁,这是个文官,当时称郡守,城中兵马两万。连赫赫有名的王雄带十几万“铁军”都败得一踏糊涂,马魁自知不是杨勇的对手,坚守城池不敢出战,一面加派人给他的皇帝陛下杜伏威请求援兵。
杨勇陈兵淮阳城外,命人讨敌骂阵,马郡守能忍,躲在衙门里装聋作哑,无动于衷。但此举这可气坏了他手下的一员大将
523。第523章淮阳城敬德战文远
此人名叫林文远,有意思的是,林文远长得酷似杨勇,也是三十岁左右,面白如玉,英俊潇洒,一表的人才,特别是那五官,冷眼一看就是杨勇,这是淮阳的最高武官,官场上称郡尉,手握兵权。
他既不服杨勇,更不服他的顶头上司马魁,认为马大人只会舞文弄墨,让他当一城主将真是有负圣恩,早就想取而代之。今天,他见立功的机会来了,忙躬身施礼,主动请缨。
“郡守大人,杨勇也没什么了不起,他们远道而来,属疲惫之师,我们应该抓住战机,趁他们立足未稳出去打一仗,定能取胜。末将不才,愿带一支人马,出城杀一杀贼人的威风。”
马魁把脸一拉,那张长脸变得更长了,嘴角微微一撇,不冷不热道:“林大人言之差矣,敌众我寡,眼下我军新败,大将军回了丹阳。本官业已上书朝庭,皇上不日必将发来援兵,我们还是坚守城池为宜,切不可逞一时之勇,万一误了大事,你我可都吃罪不起呀”
马魁的话有几分文人的含蓄,其实就正告林文远,王雄那么厉害都败了,十几万大军全军覆没,你一个小小的郡尉能有几斤几两别自不量力,自找倒霉,你死了是小事,累及城池可是大事
林文远当然能听得出来,不屑道:“马大人之谨慎,下官佩服。只是我们是军人,手下还有两万将士,贼人来了,我们连城都不敢出,坐等圣上的援兵,大人觉得这样合适吗哦对了,我怎么忘了,大人是文官,肯定体会不到我们军人的感受。”
“你”这等于骂他胆小如鼠,懦弱无能,马魁当然听得出来,脸上的胖肉一蹦,刚想发火,又一想,你愿打就打去,别怪本官没提醒你,将来丢了城池主要责任在你,于是静色道,“好吧,既然林大人杀敌报国之心如此之切,那本官就只有祝林人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了。不过,杨勇可不是好对付的,林大人不要轻敌才是。”
“借大人吉言,谢大人提醒”林文远施礼后,头也不回地甩脸出了马魁府衙,点兵一万出城和杨勇的兵马摆开战场。
原来,淮阳城别看兵马不多,城市也不算太大,跟大兴、咸阳、洛阳、并州这些地方都没法比,但却存在着将帅不和的问题,郡守马魁是主将,带领一班文职官员,看不起武官,认为那至多是一介武夫,只会拼杀,别的什么都不会。
而以武将林郡尉为首的一批武官却蔑视文官,认为马魁之流只会耍笔杆子舞文弄墨,溜须拍马,在这乱世真正能当大事者,还得靠我们这些拳头硬的人。
另外还有些中间派,随风倒的,这些人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谁也不得罪,也不持立场。这就叫庙小妖风大,池浅蛤蟆多。
因此,淮阳表面上一团和气,这些文官武将遇到一块时,张口大人长,闭口大人短的,但私下里谁也不鸟谁,再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