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1/4 页)
到了现在,汉王杨杰也豁出去了,带领余部垂死挣扎。正在激战时,铁枪大将来护儿、李渊父子、杨义臣三路大兵追到了,也加入了战团,本就抵挡不住的杨杰被杀了个丢盔卸甲,落荒败逃。
手下人保着他誓死力战,好不容易杀出重围时,甩开追兵,一查点人数,汉王哭了,这次败得更惨,连挂彩的算上不足三千人马。五十万大军就剩下这点家底,汉王不由得顿足捶胸,如丧考妣,哭罢带着这点残兵败将退守并州,不久被城破被俘,解往京师后被杨广囚禁。
至此,轰轰烈烈的汉王造反运动划上句号,用自然现象来形容,跟夏天的狂风暴雨似的,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来去匆匆。
平了汉王的叛乱后,杨广高高兴兴地接管了汉王的五十二州,但一想到杨勇和公冶长仍然逃亡在外,杨广不禁又寝食难安了,再次传旨,全国范围内大肆搜捕杨勇和公冶长,务必做到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知情不报者与反贼同罪!
第70章借宿李家庄
公冶长护送一百多名逃难的百姓,钻树林,走小道,仅走出十几里地,杨勇骑着马从后面便赶了上来。
看到杨勇安然无恙地追了上来,不但公冶长高兴,这些百姓心也放肚子里了,更有了安全感。当然,最高兴的还是病美人萧美娘胎。杨勇让她上马,仍然一马双胯,公冶长在身边紧紧跟随,漫无目的地往前走着。
初冬的天气仍然很冷,寒风刺骨,天有阴沉沉的。
由于这些百姓走得太慢,走了大半天,也没走出一百里地,眼看天都快黑了,不少百姓累得都走不动了。
幸好前面有一片村庄,杨勇跟公冶长一商议,晚上就在村庄里留宿吧,也顺便找个郎中给萧美娘看看病。
天黑之后,他们便到了村口附近。杨勇命一名百姓去打探情况,百姓回来后告诉他,这是李家庄,村子不小,大约有两三千口人,村中没隋朝的兵将,最大的富户是李外员家,有十几层院子,我们可以到他家留宿。
杨勇点了点头,让公冶长保护着萧美娘和众百姓先呆在村口,他一个人跳下马来要进村子,先得拜见下这个李外员,免得太唐突了。
些时被公冶长给拦住道:“王爷,你一人去我不放心,要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呢?还是我陪你走一趟。”
“大哥,我们俩都去不行,这么多百姓,还有美娘呢。放心,小弟不会有事的。”杨勇这么说着,自己一个人去,连个跟班都没有,确实有点单。
这时从这些老百姓中过来一个人,到了杨勇和公冶长面前一抱拳道:“王爷,将军,小人杜义不才,愿保着王爷一同前往。”
杨勇与公冶长一看这不是个小孩儿吗?不过也不算太小,面孔虽然稚幼,但头发已经束起,大约也就是十五六岁的样子,浑身上下破衣啰嗦的,走在大街上就跟个小乞丐差不多,背后别着一把砍柴刀。不过看个头和体格还行,浓眉毛,大眼睛,长得虎头虎脑的,黝黑的皮肤,透着健康与结实。
“你叫杜义?今年多大,会武艺吗?”公冶长佩服这小孩儿的胆识和气质问道。
“回将军,过完这个年头,小人就满十六岁了,没学过武术,但我会用这把柴刀,誓死保卫王爷的。”杜义抱拳道,语气斩钉截铁,目光透着坚定。
杨勇和公冶长看了看,没表态,不管怎么说,他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怕万一有个闪失,没法向其父母交代。
杨勇和公冶长还在犹豫的时候,老百姓纷纷围了过来。
抱婴儿的年轻女子道:“王爷,让他去吧,这是我们村的孤儿。别看他年龄小,胆子可大了,身法利索,力气也不小,他一个人在山中砍柴打死过饿狼呢!您就带着他,万一有事时,跟王爷跑个腿送个信当个帮手什么的,都没问题。”
“是啊,王爷,他跟你去肯定行。……”其他的老百姓也跟着帮腔。
杨勇一听肃然起敬,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十五岁就斗杀饿狼,真不简单,老子十五岁时还是不学无术的败家子呢!不过,我正需要这样的猛男!杜义?老子没听说过呀?这样的人物我要没记错的话,该是罗士信或者刘黑挞等牛人才对呀!
又一想,隋唐年间的牛人太多了,历史会记住几个呢?自己又会识得几人呢?
杨勇非常高兴:“好吧。谢谢这位勇敢的小兄弟,就跟我一块去吧。还有,乡亲们,从今天开始大家不要叫我王爷了,其实我跟你们一样,也是逃难的无家可归者,我们同命相怜。”
“王爷太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