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推车(第2/3 页)
,没什么可以拦住我们。我们这就去研究。”王大柱站起身来,拍拍屁股上的泥草,转身向着车间走去。一众工匠们纷纷跟着他的脚步。
天津码头,十多艘大船旌旗招展的停靠在天津码头,洪承畴带着卢象升的黑球部队回来了。洪承畴和卢象升正要走下甲板的时候,从舷梯上上来一个穿着常服的人,洪承畴和卢象升连忙躬身拱手。因为他们看到了提前一天就到了的朱由检。
“陛下,您怎么来了,”
“平身吧,朕还没有上过船,特地上来看看。”说完朱由检随即走到甲板的另一侧,眺望着远方的大海,一群喧闹的海鸥从头顶飞过。“洪爱卿,开个船,带朕去转一圈。”
“遵旨,”随即向着传令兵命令道:“开船,”
甲板的中间还有一个不大的桌子,旁边就几张椅子,桌子上面还摆放着没来得急收拾的一些菜肴和酒水。朱由检站在栏杆边看了一下,“把椅子搬过来。哟,日子过的不错,有酒有肉。”
“都是托陛下的洪福,这些都是从红毛鬼那里顺过来的,陛下,要不您尝尝。”
“行了,两位侯爷,过来坐吧,陪朕出出海,看看大海的辽阔。
朱由检站在船头,放眼望去,一片无垠的蓝色海洋展现在眼前。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无数颗钻石在闪耀。海浪轻轻拍打着船舷,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场宏大的交响乐。
远处,海天相接处,一片朦胧,让人不禁想起那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海风轻拂着脸颊,带来一丝凉爽和清新,让人心情愉悦。
朱由检坐在搬来的椅子上,吹着海风。
“陛下,您尝尝,这是西洋人的葡萄酒,”洪承畴恭敬的拿着一个装满红葡萄酒的玻璃杯递给了朱由检。
朱由检点点头,接过了杯子,学着电视上那样,轻轻的摇了摇,感觉很专业的样子。
大船缓缓的驶离码头,慢慢的在渤海里走着,朱由检深呼吸了一口大海里的空气,一股淡淡的味道沁人心脾。“不错,这大船就是稳。”
“陛下,遇到风浪还是会很摇晃的,特别是那种大风,臣就遇到过几次,站都站不稳。”
“没事,今天不是风和日丽的吗?”
“是是是,陛下所至,肯定风和日丽。”
“行了,少拍马匹,让士兵们返回吧!”
随即大船开始转向,向着天津码头行进,到了天津码头,王承恩和方正化等人,正在焦急的等待着, “皇爷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怎么跑到天津来接船来了。”
方正化瞄了一眼王承恩,“王公公,这话咱家可不敢接,整个内廷也只有你敢这样说。”
“皇爷回来了,”王承恩立马站直了身子等到码头边。
朱由检慢慢的走下舷梯,王承恩连忙扶住了朱由检,然后是洪承畴卢象升等一众将官从船上走了下来。
“皇爷,我们什么时候回宫啊,出来太久了,再不回去,皇后娘娘可得急死了。”王承恩躬身说道。
“好了,好了,这就回去。”朱由检淡淡的说道:“两位爱卿,跟朕回京吧。”
于是朱由检一行人分别各自坐上马车,行进在天津到京师的水泥路上。
“皇爷,您怎么这次亲自来接船啊,派个大臣来不就行了吗?”
“朕想来看看大海,顺道来接他们。”朱由检笑着说。
“那陛下为何不多停留一天半天的?\"
“老王,你不是说皇后都快急死了吗?很多东西看一眼就好,见得多了,也就不稀奇了”
几个时辰后,朱由检经过了马车工厂的后院,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但是马车工厂里面依旧灯火辉煌,时不时从里面传来阵阵铛铛铛,打铁的声音。
朱由检撩开帘子,向着马车工厂看了一眼,“他们还是挺用功的。”
“皇爷,那是自然,皇爷您给他们那么高的俸禄,加班加点不是应该的吗?”
朱由检摇摇头,“你去给他们说一下,夜晚就不要干活了,视线不好容易出事故。”
“好的,皇爷,老奴这就去。”说完车夫停下车,王承恩快步走到后院门口掏出一个令牌,走了进去。
穿过东直门,朱由检带着洪承畴等人来到了正阳门大街上,在一家灯火辉煌的火锅店门口停下来,正在门口等候的周皇后和朱慈烺连忙走到近前。刚要行礼的时候,便被朱由检打断了,“别行礼了,大街上,朕不想引起轰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