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研发成果(第2/2 页)
低,但不影响使用。
然后就是活塞式螺旋桨发动机了,一共有风冷和液冷两款。
风冷发动机抄袭的是惠普r-1830双黄蜂发动机,制造初号机的材料都是按照原来的标准,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
而材料减配后的型号,散热成了死穴,完全没有实用价值,只能作为技术储备。
液冷发动机抄袭的是梅林发动机,按原材料制造的初号机也能达到设计要求。
至于材料减配后的型号,由于液冷的散热效率高,发动机还能使用,动力输出基本合格,寿命也较原版下降不多。
但缺点是无法长时间维持高功率运转,否则会因散热问题发生故障,而且发动机自身重量也大增,相比初号机增重了将近三分之一。
不过吴昕要造的基本都是木头飞机,发动机重点就重点吧,末世后能自己造飞机还有啥好说的。
除此之外,负责飞机发动机研发的刘朗,为了练手,在最开始时设计了一台一战时的气冷转子发动机,性能将就,至少拿来造一造侦查机毫无问题。
发动机研发进程吴昕还是满意的,至少末世后自给自足基本没问题。
之后,赵铁就带着吴昕就来到了电器实验室,其设备精度是除了厂里那几台进口五轴加工中心外最高的。
为了能够自己制造无线电器材的相关电子器件,尤其是芯片,实验室有包括精度在一微米左右的小型光刻机在内的各种精密设备。
当然,也不是买不到精度更高的,只是以目前铁岭机械厂的水平只能弄出这种精度的设备了。
没错,这些设备都是铁陵机械厂自己造的。
除了芯片之外,还有元器件以及线路板制造设备,也都是自造的小型生产设备,除了生产效率感人,至少对讲机的重要部件都能自己制造了。
当然,这样的生产水平使得对讲机体积普遍偏大,在加上用的是铅酸电池,对讲机快赶上大哥大的体积了,没办法,这种电池材料最好弄嘛。
除了体积重量大的缺点外,其性能还可以,覆盖面积有三公里左右,信号强度也不错,至少比于二战时的步话机强了不少。
“产量能有多少?”吴昕手里拿着一个砖头大小的对讲机,对郑磊问道。
“以目前的生产设备,一天可能也就十几部吧……”郑磊有些无奈的说道,不过对于自己能从原材料制造出对讲机,他还是很自豪的。
这可是他跟着几个专家研究学习了一年的成果,就是头发变得更稀疏了。
而目前他正在进行下一阶段的冲刺,那就是造单片机,虽然弄出来也就是个八十年代的水平,但那也是单片机啊。
吴昕听后倍感欣慰,技术水平虽然差,但作为后备方案算是够用了,而且单片机也能在末世前看到成品,这算是意外之喜了。
有了单片机,简易计算机、数控机床都有自制的可能了。
出了电器实验室,吴昕对今天的收获很满意,而赵铁的一句话更是让他喜上加喜。
“线膛枪以及子弹生产线也没问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