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3/4 页)
所熟悉的印度电影《流浪者》里的拉兹和丽达。他风趣地唱起;
“命运叫我奔向远方”
拉兹发出了苦闷的呼号。
真的,命运,此时此刻却把李晓华抛进了中国第一代个体户的行列中。
一台冷饮机和一台大屏幕投影机使他成了百万富翁
生存的本能,使他寻找各种发展的机会。他第一次到广州进货,正值T恤衫、变色眼镜走俏,虽然利润丰厚,但他并未为之所动。他来到广州商品交易会陈列馆,站在一台美国进口的冷饮机面前凝视了许久,然后问道:
“小姐,冷饮机怎么卖?”
服务员说:
“没有货。”
李晓华又问:
“这不是货吗?”
服务员看了他一眼说:
“这是样品。”
李晓华继续问:
“能不能告诉我价钱?”
服务员不耐烦地说:
“三千五百元。”
李晓华又问:
“你们经理在哪?”
李晓华灵机一动,找到了经理,先交朋友,请人吃了顿饭,又送了几条名牌香烟,这才把冷饮机买下。当他把冷饮机运回北京时,几乎囊空如洗了。
没有多久,就进入夏天了。他把这台新鲜玩意儿,运到北戴河海滨。他向当地人介绍说:
“这是美国制造的喷泉式冷冻果汁机。”
当地人问道:
“这有什么用处啊?”
李晓华解释说:
“把水和原料放在这里面就会制出清爽冰凉的果汁来。”
当地人不解地说:
“真的吗?从来没听说过。”
“这是新玩意,在中国是第一台。如果你们同意,你们出场地、人员,办营业执照,我出设备。赚钱各拿一半。”
当地人听了,觉得很在理;见李晓华很实在,便点头说:
“一言为定。”
于是,这个临时的一家冷饮“合资公司”开张了。来避屠的人们,游完泳了、玩累了或在太阳光底下走乏了,看到这个清爽冰凉的大玻璃罐,都被吸引住了,冒汗排起了长队。五角钱的饮料一杯接一杯,那种清凉甘甜劲儿直沁心脾。这成了北戴河海滩浴场一大景观。
那是一个难忘的夏天。已届而立之年的李晓华实实在在地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商业敏感和决策能力充满了信心。
这些日子,李晓华感到心情非常好,好似新生儿似的。他对什么都感兴趣,看见什么都觉得新鲜。新生儿的日子永远是可爱的。如果是晴天,四周的一切就辉煌灿烂;如果是雨天,空气就特别新鲜清爽。这甜蜜的清晨时光,他喜欢它,因为它与白天的其余时间显然不同,它不那么熙熙攘攘、忙乱操劳和烦扰。在这个时光,他不愿意想任何事情,心境又宁静又平和。他望着一望无际的粼粼微波。凉风习习,先是平平静静,一会儿从水天相接处绽开一朵朵白花,越开越快,越开越密,转眼间整个海洋卷起千万堆雪浪。就像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样,不久的将来整个中华民族都会苏醒,一切有志之士都会加入到这市场经济领域的大潮中来尝试。就像这海洋的浪花一样,当卷起千万堆雪花时,中国的经济就开始振兴了!
这个夏天他净赚了十几万元。秋风乍起,北方寒冷,冷饮机终于可以休息了。李晓华的心思又活了起来,他想:今年在北戴河独领风骚的冷饮机,明年肯定不会那么新鲜了,于是他决定改弦更张,另辟溪径,准备将冷饮机卖掉。
有的朋友不解地问:
“这台美国冷饮机,跟印钞票似的,怎么能卖掉?”
李晓华说:
“到明年看吧,这儿至少有一百台。现代人的商品意识都很强。”
朋友们半信半疑。
当地的合作伙伴听说李晓华的冷饮机要出手,急忙找到李晓华说:
“我愿出一万元买下。”
精明而又实在的李晓华说:
“咱们是合作伙伴,怎能挣你的钱呢?原价转让给你吧。”
果然,第二年,北戴河海滨展开了冷饮大战,而这台冷饮机也成了昨日黄花。
这年冬天,满怀喜悦的李晓华漫步街头,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现代生活的勃勃生机。敏锐的李晓华又一次感悟到,物质生活的改善必然唤醒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长期处于极左禁烟中、看腻了样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