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就对杨文广道:“杨主任,反正洪湖厂下午才回电话,现在都中午,不如一起出去吃个饭,我也好抓紧时间向杨主任汇报一下前段时间的工作。”
杨文广便满口答应。两人走出办公楼,不少人都看到了他们的背影,不由纷纷猜测,这个小伙子是谁啊?看两人谈笑风生的样子,不是一般的亲密。而知道苏望情况的王小云也看到了,心里不由诧异,这个苏望还真是个人物,在地社,有人事科长罩着,到了义陵县,才一个多月,怎么就和县社杨主任的关系密切到这种地步。
饭局中,苏望向杨文广提出,自己下来锻炼也有一个半月了,等洪湖厂的事情忙完了,想回去给地社领导做个汇报,顺便在郎州市办点事情,因此想请三天假。
“小苏啊,你是地社派下来的,给地社领导做汇报是理所当然的,再说了,你天天待在麻水镇,任劳任怨,几乎没有调休过,这样吧,给四天时间,一天算出公差,三天算你调休,我会跟老蒋和人事科老于说一下。”
“那多谢领导关心了。”
第一部 科级干部 第十六章 回郎州市(一)
下午,张爱国给苏望回了一个准信,洪湖厂确定把紧急调拨任务派到义陵县供销社,省、地区他们会去打好招呼,铁路部门和火车皮他们厂会去协调,供销科也会派人过来进行棉花定级工作,义陵县供销社则负责组织各乡镇收购,把收购好的棉花统一送到义陵火车站就行了。货款等棉花到了洪湖厂自然会打过来。
下午苏望便赶回了麻水镇,跟陈长水等人要了麻水镇各村的棉花总数,然后跟杨文广做了汇报,让他心里有数。
第三天,杨文广打来了电话,说洪湖厂的调拨单已经传真到了,人员明天也会到,叫麻水镇做好收购工作的准备。而且杨文广说话算话,直接言明,给麻水镇的指标就按苏望上报的数字定下来了。
一切准备妥当,苏望便跟蒋金泉说了去郎州市的事情,他打算下午就回城里,明天一早坐火车赶到郎州市,棉花收购的事情就不参与了。
蒋金泉早就听杨文广打招呼了,只是没有想到苏望会这么急着走。他看着苏望,叹了一口气道:“小苏啊,你这是不想出风头啊,走吧,你也该去地社汇报一下工作了。”
苏望笑了笑,没有答话。事情都已经办妥了,他名声和功劳也捞到了,还留在这里干什么?炫耀还是显摆?还不如去郎州避下风头,等事情完结了再回来。
苏望下午便回了家,跟母亲商量了一下,明天一起去郎州市,中心市场的事情也该办下来了。
第二天,苏望和母亲姜春华连同何小山坐了早上六点钟的火车,八点多就到了郎州市。苏望先把母亲和何小山送到大表哥曾宜国家,吃了个早餐,看看差不多十点钟了,便坐了公交车直奔地区供销社。
首先到了人事科,找到了老熟人夏科长。夏科长看到了苏望,倒露出几分笑意来,连忙招呼:“小苏来了?”
“是的夏科长,我这是给领导你汇报工作来了。”苏望笑呵呵地答道,接着又跟老王等人打招呼。不过除了老王比较热情,还给搬来一张椅子,其他两个人都不淡不咸地应着。
苏望坐在夏科长旁边,讲了大约十来分钟,无非就是把跟杨文广做的工作汇报汇总一下。
听完后,夏科长一边手指头敲着桌子,一边语重深长地说道:“小苏,你的工作表现,老杨给地社领导做过汇报,非常不错。老杨这个人我是知道的,对待工作非常认真负责,眼睛里容不得一点沙子,可他对你却是赞不绝口,而且从你的汇报中看出,小苏你也变成熟了,这说明地社领导把你派下去是非常正确的。小苏,好好干,争取做出更好的成绩来。对了,王主任还提及过你,说你上来时一定要见见你,这样吧,我带你过去。”
王主任大名王文才,是地社副主任兼党委副书记,地社二号人物,南梁县人,曾经是苏望姨父曾惠永的学生,曾宜国就是通过他才把苏望弄进郎州地区供销社的。
到了王文才的办公室,苏望总算是见到自己的这位顶头“大BOSS”。王文才长得矮矮胖胖的,看上去很和气,说话总是带着三分笑。看到夏科长带着苏望过来了,很是客气,很仔细地问了苏望在麻水镇的工作情况。
正说着,他突然问道:“义陵县供销社接到洪湖厂的调拨任务,听说是你出面联系的。”
苏望心里咯噔了一下,这是谁往上汇报的,自己人刚到郎州市,消息就跟着传了过来,估计应该是杨文广,可是他会把自己亮出来吗?或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