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页)
好在他是新闻总署署长,嘱令各报不要再刊登关于他的报道。从此,在中国报纸上,关于他的报道画上了句号。直至他后来成为中共第二届政治局委员,按惯例要刊登简历,这才经他过目、由新华社发了一则关于他的数百字的简历,如此而已……
这时值得提到的是,1950年1月21日《人民日报》所载胡乔木驳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谈话,其实并不是胡乔木起草的,而是毛泽东起草的!
这一回,一反往常:平日,总是胡乔木替毛泽东起草文件,此次反过来,毛泽东为胡乔木“捉刀”!
那时,毛泽东正在苏联访问。1950年1月12日,艾奇逊发表谈话,说什么“苏联正在将中国北部地区实行合并”。苏方建议,由苏方、中方各自发表一官方声明,驳斥艾奇逊的谈话。于是,毛泽东在1月19日晨五时亲笔写好了一篇声明,是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的形式写的。毛泽东写好声明后,用电报发往北京,毛泽东特地注明:
“(一)用密码,不可用明码;
“(二)精密校正,不要错字;
“(三)今(十九)日必须发出,并使刘少奇同志能于今夜或明晨收到。”
毛泽东的电报,是发给“少奇同志并告乔木”,告知“用乔木名义写了一个谈话稿,请加斟酌发表”。
毛泽东就笔所写的电讯稿,原文如下:
(新华社北京20日电)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本日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驳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无耻造谣。
胡乔木署长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1月12日在美国全国新闻俱乐部的长篇讲演中造了一连串的谣言。美国帝国主义的官员们以艾奇逊这类人为代表,一天一天地变成了如果不乞灵于最无耻的谣言就不能活下去的最低能的政治骗子,这件事实表示了美国帝国主义制度在精神方面堕落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电讯稿全文一千五百来字,痛斥了艾奇逊,理所当然引起国内外的注意。当然,胡乔木的名字也引起了注意。
据当年担任毛泽东俄语翻译的师哲回忆,斯大林曾问及中国政府是否发表了声明。
毛泽东答:“发表了,是用胡乔木的名义发表的。”
斯大林问:“胡乔木是什么人?”
毛泽东答:“是新闻署长,是以他的名义发表声明的。”
毛泽东频频致函胡乔木(1)
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发言人,担任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跟毛泽东的联系频繁。不过,已经进了北京城,虽然同住中南海,毕竟不像在延安那样喊一声就过来。何况胡乔木担任了许多职务,要参与许多社会活动。因此,毛泽东常常给胡乔木写便函。如今,透过这些便函,倒是可以看出胡乔木当年的工作情形。
1949年10月21日,毛泽东一份便函如下——
乔木:
我军于昨日到达迪化(引者注:乌鲁木齐的旧称)。请写短评一篇,能于明日见报为好。关于人民解放军入新的消息及评论,不要有“占领”字样,均称到达某地;评论中应提到得到新疆军政当局同意并欢迎人民解放军迅速开进的。
毛泽东
10月21日下午三时
三天后,毛泽东又写一函——
乔木:
此类新闻,不应在全国发表,也不应在西安兰州的广播台上广播,只可在哈密等地地方报纸上发表。并请拟电告知彭、甘。
毛泽东10月24日
毛泽东提及的“这类新闻”,是指进驻新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逮捕了原国民党军队中的反动分子的新闻。彭,彭德怀。甘,甘泗琪。他俩当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及政治部主任。可见毛泽东虑事甚细,很注意新闻的分寸。
在胡乔木兼任《人民日报》社长时,总编辑为邓拓。1949年12月1日,邓拓写了关于《人民日报》存在问题及进行改革的意见,给陆定一、胡乔木并报毛泽东、刘少奇。毛泽东作了如下批语——
乔木:
此事应早日解决,不应拖得太久。邓拓意见似乎是好的。
毛泽东12月4日
1950年元旦,正在莫斯科访问的毛泽东发来电报——
少奇转乔木:
广西全境,广东之南路及雷州半岛,西南全境(除李、余程万二部及西昌胡宗南一部外),西北全境,残敌均已肃清。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