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页)
室搬到大教室。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是体育比赛、文艺晚会和电视连续剧。因为女排的崛起,排球赛转播成为收视热门。如果有重要的球赛不在周五、周六,同学提出来了,系里也会破例安排观看,要求音量调小,以免影响别的教室看书的同学。那些年,把体育比赛和政治激情联系在一起是正常的想法。
中国电视连续剧的大量生产是后来的事情。风行一时的日本电视连续剧《姿三四郎》,成为我们每周必看的电视剧,当时日本电影在学生中也深受欢迎。在三楼的大教室,只要是在播出《姿三四郎》,教室便人满为患,门口也挤满人。这个电视剧的剧情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但是有一句台词,我始终印象深刻,毕业后好长时间我还用这句话引导我的学生:悟性就在脚下。
现在已经充斥电视节目的武侠电视剧在当时几乎很少在电视台播出。这也与我们对通俗文化的认识有关,包括武侠小说在内的通俗文学没有以经典之作进入大学讲堂的。九十年代以后,金庸被一些学者列入现代小说大家之前列,而且排除了茅盾,曾经引起轩然大波,不必说在八十年代对待武侠小说的态度了。其实,即便在当时,对通俗文学评价的分歧也逐渐浮现,并非“一边倒”。唐彛�壬�脱霞已紫壬�鞅嗟摹吨泄�执�难�贰沸薅┌妫�阍黾恿苏藕匏�哪谌荨>菟担�行┫壬�谘�趸嵋樯瞎���劳ㄋ孜难В��卦诜考淅锸币惨谎�湛次湎赖缡泳纭U庋�恢址至训淖纯龅搅司攀�甏�院笥辛舜蟮谋浠��衷诖蚩�缡踊��裘挥形浯蚱��蟾攀遣徽�5模��湎赖缡拥姆绺裨谟辛恕段淞滞獯�泛笊踔烈驳搅恕昂笙执�薄G靶┠杲鹩瓜壬�窖�=惭В�懈鲅��咸ㄇ虢鹩瓜壬�┟��邓�釉缟峡�季驮谘�4竺趴诘冉鹩瓜壬�牡嚼矗�攘艘惶臁N掖游纯垂�槐就暾�奈湎佬∷担��欢问奔涮乇鹣不兜缡恿��绫尽渡涞裼⑿鄞�贰0耸�甏�跗冢�罩莺孟裰挥衅浇��囊桓龌崽米�欧怕枷瘛A俦弦登跋Φ募父鲈拢�颐羌父鐾��饭�抢铮�⑾衷诜拧渡涞裼⑿鄞�罚�徒�チ耍�纱擞�詹荒埽�」懿荒苊刻焱砩隙既ィ��羧�钗寰团苋チ恕R桓鐾砩戏帕郊��灰�皆��牌保�谀芰Τ惺艿姆段е�凇R蛭�皇橇��矗�胂蠛鸵晌室簿土糇牛�昂蟛孪耄�榻谝簿土�崞鹄础1弦登跋Φ奈蘖目嗝疲�苍谙胂笪淞种卸淘莸匮滔�粕ⅰF�又樟耍��铰劢#�费舴嬉丫�恢�约菏撬���摹拔沂撬�钡姆⑽剩�梦颐羌父鐾�г谏⒊『笥辛嘶妹鸬母芯酢<父鋈俗咴诹俣俾飞希�⒋舻赝�懦跸牡奶炜眨�罩形薮蟮瘢�颐鞘稚弦裁挥泄��!!∽詈玫膖xt下载网
书里书外(3)
阅读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在阅读中成长。
大学一年级时,我曾经注意到,一些图书在我和别的同学借阅之前,有长达十多年没有人借阅过。当年图书馆的图书在封三通常插一张借阅的卡片,写有借阅时间和借阅者姓名。有的卡片上是我的老师在六十年代中期的借阅记录,中间隔了十多年以后我的那些师兄才接续上,不同色泽的笔迹透露了不同年代的气息。有不少小说和文学史著作中的句子或者段落被毛笔抹去。我在大一时,有不少课余时间是和班上的同学到图书馆整理旧书,把那些破损的书重新包上牛皮纸,再写上书名,我注意了那些借阅卡,无数卡片上的时间都止于一九六五或者一九六六年。有不少图书的正文,在“*”后期已经被处理过。在这种劳作中,我对一个年代的文化约略了解。
大学之前的阅读是有限的。现代文学作品,除了读过“*”期间出版的鲁迅的《呐喊》、《彷徨》和几本杂文集外,其他作家的文集几乎没有碰到过,只大概知道一点文学常识;外国文学作品,读到的是高尔基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亚和舒拉》,也是在“*”后期;古代文学作品,则是四大名著,读“红楼”“水浒”,都是因为当年的政治运动。这实在是一个可怜、贫乏的阅读史。我在乡村唯一的收获,是读了若干“十七年”的小说,被称为“红色经典”的那些作品。初中到高中的那几年,我尽可能地四处搜寻文学读物,在坊间已经可以借阅到《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青春之歌》、《红旗谱》、《三家巷》、《播种记》、《铜墙铁壁》、《暴风骤雨》、《苦菜花》这类作品了,后来又能读到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读到《卓亚和舒拉》。我至今无法用那种完全否定和嘲笑的口吻来谈论这些作品,是因为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曾经是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这些作品告诉我什么是革命者、反动派、叛徒、延安、西安;什么是地主、贫农、富农、资产阶级、资本家、小资产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