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页(第1/2 页)
京城的冬天很冷,柏杨从冬月以来,就不怎么出门走动了,日日待在烧了火龙的房间里,几个年轻人看书说话,或是玩些风雅游戏,一天的时间倒也过得极快。在这种环境之中,薛蝌和宝琴兄妹二人,也以极快的速度融入了现在的生活,开始真正将自己也当成这家里的一份子。尤其是薛蝌,因知道薛蟠和柏杨要离开,之后这家里就只有自己一个成年男子,因此许多事情上,并不避让,而是主动承担,看得柏杨赞叹不已。不过赞叹着赞叹着,他又忽然记起来,原著里薛蝌的官配似乎是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烟。柏杨对她的印象不深,基本上只记得有这么个人存在,这会儿想起来,就寻思着是不是要设法去找找?不过在原著里,邢岫烟的出场也很晚,而且当时还是来贾家投亲的。现在贾家已经在柏杨蝴蝶翅膀的煽动下倒了,这投亲自然不必再提,要去找人,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过回头还是让人出去问问才好。等他想完了,回过神来,不由一拍脑门儿,暗道自己怎么又想到这方面的事情去了?亏得他今日还打趣林祁,像个老妈子似的操心完了这个又操心那个,转回头来想想他自己,似乎也没有好到那哪里去。同样是操心完了宝钗的婚事又操心黛玉,现在还担忧起了薛蝌乃至据说许给梅翰林家但原著没有交代后文的宝琴。难道说他还有做媒的天赋吗?邢岫烟的消息还没有打听到,年就过完了。柏杨、薛蟠和黛玉辞别薛家众人,登船南行。他们 密信烟花三月下扬州。虽然他们来的日子早了些, 但江南已经有了几许春意。瘦西湖的杨柳发了芽,城外的白塔似乎还是旧时模样,山坡上的草色烟光则形成了一幅动人的早春图景。还没入城,黛玉的情绪就激动了起来,频频掀开帘子往外看。这也难怪, 毕竟是自己生活过的故地, 而且当初因为黛玉年纪幼小, 并不能够扶灵回乡, 而贾琏又急着赶回京城,所以只是将林如海的后世料理清楚之后,葬在了这边,便匆忙离开了。所以这还是她父母的埋骨之处。其实黛玉离开的时候年纪还小, 加上又是女孩子、身子又弱, 几乎不怎么出门走动, 对这座城市很难说有多少熟悉。但光是“扬州”这两个字,就已经足够惹她落泪了,何况亲身至此?林家在这里还有旧宅。之前黛玉在贾家说要将这里的宅院卖了, 旧仆们进京去安置,其实不过托词。这里还留着父母亲人生活过的痕迹,算是同他们最后有关联支出, 她怎么可能舍得卖掉?薛蟠之前早派人送了消息来,因此入城之后,便碰上了来迎他们的小厮。虽是主仆之分,但亦有多年不见, 仆人神色恭谨之中带了几分拘束,问一句答一句,显然还没摸准这位主子的性情,所以还有些观望之意。林家只剩一位女公子,还多年不在扬州,败落是应有之意。这些仆人们再是忠心热血,这几年来也渐渐冷了,有别的心思很正常。柏杨和薛蟠都发现了这一点,但都当做没有看见。涉及到姓氏,他们虽是兄长,却也不能越俎代庖。这些仆人,总要黛玉自己去收服才好。这两年黛玉住在薛家,跟着学了不少东西,这会儿正是施展和检验的时候。为此薛蟠和柏杨甚至落在了后面,让黛玉先行下车。紫鹃第一个跳下车,回身来扶黛玉。——她当日原本是被留在了贾家,只因柏杨觉得她毕竟是贾家世仆,心里是向着宝玉的,有这么个人在身边,黛玉要看开并不容易。但不能否认,她在黛玉身边,一向服侍周到,而且肯为她着想。原著之中,因知道黛玉的心病,还特意去试探宝玉,弄得宝玉又发了一回痴病。论理她的这种行为并不算周全,但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其实是她唯一的选择。宝玉年纪渐长,开悟各人只能得各人的眼泪,跟黛玉有了心心相印之感后,黛玉不再常常纠结于宝玉的态度,但心里却出现了新的担忧:父母早逝,终身大事无人主张,而且自己病已建成,恐怕时日无多,将来如何殊难预料。然而紫鹃这么一闹,虽然并没有过明路,却是将宝黛二人的事弄得贾府里人尽皆知,甚至贾母为安抚宝玉,亲口说出林妹妹就在咱们家里,哪里也不去的话。如果没有意外,大家便都默许了这二人是一对了。这算是紫鹃这个丫鬟,唯一能为黛玉所做的“主张”。虽然二人后来结局并不好,但紫鹃的确是个好丫鬟,这一点柏杨不能不承认。因此后来贾家被抄家败落,这些丫鬟们大半没了官,被发卖出来时,他又主动提起,让黛玉将昔日的丫鬟们都赎了出来,算是全这一点主仆情意。其他人都拿了银子,各自安置去,唯有紫鹃不肯走,说是要留下来伺候姑娘一辈子,黛玉最后也只得允了。别说,在照顾黛玉上,她的确比别的丫头更尽心也更能干,因为她能揣摩黛玉的想法,且毕竟相伴了好几年,就是有什么想法,也敢当面说出来,而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