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页)
是一个娘胎里生出来的!”苏婉儿把嘴凑到我耳边,悄声戏谑道,“我小时候总以为你是皇后娘娘捡回来的呢,哈哈~”
我脑袋上又多了三条黑线……这姑娘也太会捉弄人了。苏婉儿端起桌上一杯小酒,仰起脖子一饮而尽,十分畅快的样子,想必是说的口干舌燥了,需要润润嗓子,不一会儿又兴致勃勃的接着继续描述我那个姐姐:“长公主只比我们大三岁,但是她小小年纪就已出落的亭亭玉立,温婉大方,完全不是我们这等小丫头的装束,而是非常端庄贤淑,她呀,简直就和皇后娘娘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每次我见到她,她都是不苟言笑,表情肃穆,就像画中的冷美人,永远高高在上,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听苏婉儿说了这么多,我开始对自己的亲人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感觉她说的每一句话就像是一条长线,一点一点串起我大脑深处零碎片段的记忆,等到她把一切我的过去全都讲完,我就能明白自己当年到底是个怎样的公主,有怎样的家庭背景。我对她所描述的这个姐姐似乎渐渐有了印象。无数次从梦中惊醒,记得最清晰的只有父皇和母后的轮廓,那个和我一同长大的女孩子一定就是我的姐姐了。我依稀记得她是非常端庄恬静的外表,却一直不知道我们之间发生过什么事。
“那,我姐姐叫什么名字?”
“李义阳。”苏婉儿脱口即出,让我找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那她现在在哪里?”
“我也不知道。”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苏婉儿就是我童年的闺蜜了,关于我的一切她一定全都清楚,想要摆脱“失忆”这个病症,我必须从她这里下手。
我在心中暗暗记下“李义阳”这个名字。好熟悉的名字!
来到这个世界也有快半个月了,接触到各类人和事,仔细分析不难得知:我是东唐的二公主,我的王国早已被燕国所灭,而我的父皇和母后也是被燕国士兵所杀,我唯一的亲人就是叔父李从显,现在正在燕国境内开了一家小酒馆,生活并不富裕,还受着柴绍的威胁,他们必须尽早做好逃跑的打算。如今又多了一个亲人,就是我的同胞姐姐李义阳,我得设法打听她的下落,确保她平安无事,不会受人摆布,具体来说是不会像叔父那样受我牵连。
卷一【盛唐篇】 第十六章 童年故友 叶子牌戏
说到我姐姐李义阳的行踪,苏婉儿似乎非常难过。
“哎,只可惜我们那片漂亮的国土被大燕国这些蛮夷子给盯上了。我平生最痛恨的便是生灵涂炭。”
“你指的是三年前那场战乱吗?”
“可不就是。”
苏婉儿的惋惜之色逐渐浮上面颊,她本是个活泼俏丽的姑娘,此时愁眉深锁,目光颓滞,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变差了许多,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似的。我知道她正陷入痛苦的回忆之中,我也很快的被带入她的回忆——
那还是山花灿烂的春季,苏家正忙着从各个小布料商那里收购原材料,丝线必须是优质的蚕虫所产,质地柔软但不能到处是线头,拉起来要张弛有度,坚韧有余;染料得是新鲜的花汁酿造,用晨间最清澈的泉水搅拌其间,绚丽的色彩与浓郁的花香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织布机和梭子须得是上好桃木所造,脆而不硬,顺而不滑,表面要非常平整,以免划破绸缎;做女红的绣女们也由专门的嬷嬷精心挑选,越是细心谨慎且有创新意识的绣女越能得到赏识,绣女们三年一换,以防出现眼疾、手疾而影响布料上花样的质量;绸缎的晾晒风干这一环节也极其重要,须得选出几十个身强力壮并且又细心的男工,专门负责出水、上架、抖尘、下架、分类、装杆、装箱、运输等相关步骤,每一个步骤都不能有丝毫差错。
苏府算是东唐最大的府邸,与皇后的寝宫有得一比。而苏家商铺分店也是遍布东唐各都城,可以说生意做得非常庞大,攘括了绝大多数优质绸缎的出处。
每年春季便是这些绸缎商人最忙碌的时候,因为新年刚过,需要新气象,各种式样与颜色迥异的绸缎纷纷上市,供百姓们选购,宫廷中的嫔妃皇戚们也是竞相攀比,他们以自身穿着作为身份和品味的象征。
而这个时刻,也是苏婉儿最悠闲的时刻,因为父亲苏仪忙里忙外,没工夫管这个丫头,她便可以来去自如优哉游哉了。
一日,皇宫里张灯结彩,大摆酒席,宴请各国前来拜访的使臣,主要是为了恭迎新春,互赠礼物,互相祝贺。其中就有南边来的燕国使臣,西边来的周国使臣,和北边来的魏国使臣。
父皇母后忙得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