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部分(第2/4 页)
到点子上了。”
赵星驰无语,只好赶紧低头认错:“好了,以后不编这种台词就是了。”
说真的,赵星驰还真不觉得《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里面的台词会对小孩子产生什么不良影响。前世的时候,《古惑仔》这种黑片都能够在中国大范围流传,并且深深的影响了八零后一代,但最后也没见多少八零后真的变成黑、社会分子。虽然有那么极少数的人因为崇拜陈浩南而走入歧途,但真正的原因和《古惑仔》这部电影真的有关系吗?
谁一生下来就想做坏人?
谁不想做一个好人?
崇拜陈浩南和山鸡的,只是崇拜这些人的暴力而已,当一个特种兵出现,或者强力的武警叔叔出来海扁黑、社会之后,你看那些中二少年到底崇拜谁,中二少年很快就会把陈浩南甩到一边,转而疯狂崇拜更暴力的特种兵或者武警叔叔。
而且,一个智商正常的人,他应该知道什么能相信,什么不能相信。
更何况,这只不过是一些脏话而已,谁能保证他一辈子不讲脏话?不可能!
逼急了兔子还咬人呢,人在逼急的情况下讲脏话算得了什么?
当然,讲脏话还是不要提倡的,要讲素质。
趁着家人看其它电视节目的时候,赵星驰用平板电脑上网查看了一下《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的口碑情况。
赵星驰首先进入的是红星传媒官网。
“期待下部!”
“万万没想到,万万万万万……”
“很好看,星爷出品,必属精品!”
“原以为李清霞够漂亮了,没想到叶倩莎居然也这么漂亮!”
“武侠经典!”
“所谓的名门正派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罢了!”
“星爷的演技碉堡了,电视剧版张无忌演活了小说原著,电影版张无忌演活了一个腹黑男,真心没想到啊!”
“好多美女,喜欢。”
“李清霞是英姿飒爽。叶倩莎是顾盼生姿!”
“打戏精彩,赶脚比《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还要精彩,看起来非常爽!”
“见面不如闻名,威震天下的张三丰不过是个貌不惊人的胖子。全片里面我最喜欢这句台词了,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是星爷吗?还是胖子古晶自己想出来的?”
“明星如云,搞笑不已,尤其是万万没想到二人组,笑抽我了。”
以上这些赞扬的,赵星驰看得非常仔细,倒不是他很享受别人的赞美。刚开始那一两年,他或许很享受,但现在他已经麻木了。相反的是。他希望从这些赞美的评论中找出人们兴趣的变化。
每个人的兴趣都不是固定的,尤其是对影视剧的兴趣,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阅历的增长而变化的。这个过程可能非常的缓慢,缓慢到人们自己都发现不了;也可能非常的迅速,迅速到外人都能够通过对话得知。
拍电视剧或者电影。你不能不知道人们兴趣的变化。
譬如说人们在今年喜欢看抗战片,明年就变化了兴趣,想看喜剧片了,但你却不知道,继续拍一部抗战片出来,这能行吗?肯定不行,多半会失败的。除非是那种高质量的神剧。可以硬生生的把变了兴趣的观众给拉回来。
怎么样才能获知人们的兴趣产生了变化?
说负责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就是两个字:调查!
就像是搞社会调查一样,统计出许多人的兴趣,然后归纳,看看最多人感兴趣的元素是什么。如果最多人感兴趣的是喜剧元素。那拍摄一部喜剧片的成功几率就非常大;如果最多人感兴趣的是历史,那拍摄一部历史片的成功几率就非常大。
市场经济,说的就是人们喜好的经济。
人们喜欢什么,你就做什么,你才会成功。你偏要反着来。多半是失败的。
当然,如果一点不改的跟着人们的喜好来,那就成了市场的奴隶,这也是要不得的。不过这是另外的话题了,以后再说。
观众对《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的赞美评论,就体现了他们观影的兴趣所在。
赵星驰粗略统计了一下很快就发现,“美女”、“腹黑男”、“台词”、“万万没想到二人组”这些名词被提到的次数比较多。提到最多的,是“美女”,其次是“万万没想到二人组”。从这里可以看出,观众最喜欢的是美女,然后是丁晓飞和王泽锋这一对搭档。
这个结论意味着什么?
赵星驰很明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