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荃语气淡淡地回答,“其实就是普通人,每天练习打坐、冥想半个时辰,于身心都很有益处。”
“官场、道场其实都是生意场,官家做的是人或者地位的买卖,宗族做的是精神或者信仰的买卖。我也有个佛教协会的哥们儿,他告诉我普陀寺存在当地银行的香火钱就有七十个亿,这五台山的人气比普陀和少林可大多啦,碧云寺是怀台镇最大的寺庙,集聚的财力应该是惊人的数目哦。”
我心下一动,把话题往外扯。
曾荃忽地眼光一闪看我一眼,呵呵笑道:“杨尘,你要是做生意一定是把好手呢,看什么都是生意经哦。”
“杨先生看问题的角度很睿智,政治、军事、宗教说到底都是人类生存的经济之道。我平时最佩服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毛泽东,手拿一把油纸伞出了韶山冲,带着一帮子农民造反,只用20多年就打进京城取了天下,这是有史以来成本最小的买卖噢。”
余阳刚接着话茬说道。
“有意思,那另外那个人又是谁呢?”
郭大秘听得兴起,忍不住催问道。“另一个人就是释迦牟尼呀,人家连油纸伞都不用,就坐在菩提树下冥思数日,创造佛教一派,如今僧寺占尽天下名山,善男信女趋之若鹜,空手打下最大的宗教旅游的地产集团。”
我看见杨泓也听得专心致志,端着脸儿傻傻地样儿,便用手碰她一下,在耳旁嘀咕说,“看见人家小帅哥才气逼人动了春心吧?”
她红着脸啐我一口,小声骂道:你作死呀。
众人听罢哈哈大笑,我也觉得这家伙有趣,看来曾荃手下藏龙卧虎,等回北京一定好好和他们勾兑一下看看究竟。散席出门的时候,童正戎有意跟我走在一起,悄声说“老弟心思过人,曾老板看来是有些名堂。”
我嘿嘿一笑,心道,你也算只老狐狸呀。
上部 (27)
生意人的嗅觉永远比狗还灵光。早上起来刚开机不久,就接到老傅从广州打过来的长途,径直问我是不是跟曾荃他们泡在一起。我说是哦,还有郭秘和童正戎也在,我还纳闷你怎么没过来呢。老傅气哼哼说他在广州拿一块地,跟一家北京背景的公司较上劲儿了,他私下一查发现竟是曾荃从中作梗。
人脉关系是商场最主要的资源,曾荃不动声色间把老傅在北京的关系顺手牵羊照单全收,手腕儿的确不一般,也难怪老傅心里不平衡。
“广州这边有人传曾荃在中南海里有背景,是谁谁的公子。好像他的地产公司现在全国到处伸手拿地,扩张得很快。你帮我盯住点儿,我倒要看看这小子到底水有多深。”
老傅再三叮嘱我,“此人低调但手眼极广,恐非善类,你还得留神点儿。”
进了中餐厅的包房,看见昨晚的那伙子人除了曾荃和陈公子、许静纬都在座。耿虎解释说陈公子想烧头炷香,所以一大早就拉着曾总去碧云寺了。饭后他会陪我们过去拜会允能法师。
“如今这碧云寺的头炷香什么行情呀?”
我一边咕噜咕噜喝粥一边问。“要是新年的头炷香就是三十到五十万,国庆假日就便宜多啦,最多也就三、五万拿下了。”
耿虎回答说。我身边的杨泓抽口冷气,咂着嘴说:“天哪,这么贵的香还不是谁都能烧得起呀。”
余阳刚呵呵一笑,看着她说:“要不说是抢着烧高香,价钱不高,不抢个大早的话怎么能是高香。杨小姐是不是也想烧香许愿哦,允能师傅帮人预测桃花运也很灵验,待会儿可以找他看看会不会送杨哥一顶绿帽子。”
众人闻言大乐,杨泓满脸飞红不知所措。我也嘿嘿笑了几声说:“我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上下两头都光秃,帽子从来戴下头。”
大家更是笑得抚胸跌足,只有杨泓一人不明话中玄机。
碧云寺离酒店很近,我们便溜达着过去。路上童正戎傍着余阳刚聊个不停,似乎是在打听他们酒店集团的效益和扩张策略什么的。我也私下问耿虎是不是碧云寺也有投资在文熙行院,他只告诉我对方是第二大股东,具体数目便不肯吐露。
天下的大寺庙都是一样的金碧辉煌,宏伟壮阔。眼前的碧云寺也是一样,相同的还有熙熙攘攘的人流如同高峰是北京地铁一样拥挤。我和杨泓吊儿郎当地跟着众人进了山门,翻过几重殿宇院落,来到一个相对清静的阁房。
曾荃、陈公子和许静纬正和一个黄袍僧人喝茶聊天,见我们到来,起身互相介绍一番。果然那僧人便是碧云寺住持允能法师。他面颊丰厚,额头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