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第1/4 页)
登高望远,远处的村庄和都市建筑,都变得渺小了一些,心神似乎都开阔很多。
王浩东站在山巅,看着西方要落下的太阳,霞光万道,蓬勃而发,分外的璀璨,这是落日的余晖,看起来很美丽,然而却又迟暮的感觉。
有句话说得好,夕阳无限美,只是近黄昏,夕阳只有短暂的璀璨光芒,随后太阳便会隐去,璀璨光芒消散无踪。
看了一会儿,王浩东目光四转,看到山顶竟然有间小屋,用枝干搭建而成,上面覆盖着一些茅草和树叶,看起来很是简陋。
王浩东走过去在门口站了一会,仔细的倾听,没有声音传出,他低声问道:“里面有人吗?”
喊了几声也不见答应,王浩东猜测这小屋里没人,上前几步,看到小屋没有上锁,只是闭上了门,轻轻地推开了门。
嘎吱!
木门开启之后,王浩东仔细打量着,这是一间大约二十平方的小屋,室内极为简陋,只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有一盏油灯,旁边两把椅子,以及一张木板床,除此外再无他物。
看到床上空荡荡,连被子被褥也没一件,王浩东皱了一下眉头,暗想:“这小屋不知是谁搭建的,但却没有人住的样子,这山中空气新鲜,灵气也比外界浓郁,我今晚在这山中潜修,正好借来一用。”
想到这里,王浩东就从玉虎空间里,取出一些吃喝的东西。
解决了吃饭问题,王浩东点上油灯,开始清扫灰尘,把这里当成了自己暂住的地方。
小屋极为简陋,存留的几件家具,也是破败不堪,不过好歹是个落脚的地方,能躲避蚊虫的侵袭,王浩东倒也没有嫌弃。
收拾好之后,王浩东稍事休息,拿着一根木棍走出小屋,开始演练棍法。
连续演练了一个小时,王浩东浑身大汗,就去山脚下的小河洗澡,回来就盘膝坐在木板床,闭目打坐,修习太乙白羽经中的行气心法。
等到入静之后,王浩东感受着气血的流动,那是一种咕噜噜的声音,像是河水流动,越来越清晰。
王浩东开始尝试控制气血,凝练精气神。
收功之后,王浩东坐在床上思索,感觉在修炼的时候,总是缺少一点什么,只要把那缺少的东西补齐了,就能成功的搬运气血,刺激眉心祖窍穴,凝炼出神识。
可到底缺少什么,王浩东也说不出来。
任何所谓的天才,在修真之路上,也不能无师自通,就算没有师长教导,也要找机会和其他同道交流,籍借交流进行印证学习,否则就是盲人摸象,即便是有进步,肯定慢如蜗牛,浪费大好时光。
修真之路,并非只有一丁点困难,而是困难重重。
每一个境界,都会让修士生出难以下手之感。
普通人的寿命,只有几十年罢了,没有师长教导,再不和别人交流,只是一味闭门造车,一个疑惑花费几年,甚至是十几年才能解答,还没等你有所进步,就到了迟暮老迈之年,还修个屁的大道?
王浩东不认为自己是天才,身边有老师可以聆听教诲,若是不去用,那才是傻瓜愚蠢,可他没有老师,只好自己摸索,去研读功法。
太乙白羽经上说,气血的搬运,是一个细碎繁琐的过程,而且还有危险,比如气血逆流,气息散乱,会导致经脉受损……
油灯如豆,驱走了黑暗。
王浩东在简陋的小屋里,闭目从脑海里的信息读取经法研读,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
王浩东刚刚开始搬运气血,刺激眉心祖窍,可想要进行气血的搬运,必须要有强大的气血能动力。
就比如一条干旱的三米长的河道,你用一瓢水肯定无法全部打湿,而你若是用一缸水,则就可以完成这个目标。
所以,想要搬运气血,必须要增加气血的总量。
弄明白这个道理,王浩东恍然大悟,犹若醍醐灌顶,一切都明白了,可如何增加呢?
思索良久,有了一个答案:服食灵药,增强气血能动力。
这在古时候的修士身上,是很正常的事儿,古时候炼丹术盛行,灵草药很多,炼制出各种丹药,增强气血,调养身体,可现在哪来的丹药?
“对了,太乙白羽经可是分为功法篇,灵草篇,符咒篇,阵法篇,以及炼器篇和杂项呢,灵草篇里面便有炼制灵丹的丹方。”
想到这里,王浩东连忙看了看,发现有几种丹药的配方和炼制方法,分别是辟谷丹,补气丹,洗髓丹,益气丹,芙蓉丹这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