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1/4 页)
饥寒,交迫。病痛,交加。
朝不保夕,唯有枯等。
不知是等待救赎,还是等待死亡。
下一次睁开眼睛的时候是否还会有光明存在,没有人知道。
而这个时候,一直以来让人避而远之的黑暗神殿出现了。
以一种友善的姿态将他们从悲苦之中拯救,为他们无偿的提供衣食,炭火,让他们驱走饥寒,给他们治疗疾病,熬药煮汤,还教给他们——知识,为他们打开了新的精神世界的大门。
是的,黑暗神殿没有让他们去信仰那些刚刚在上的神邸,只是交给他们知识,让他们读书识字,学会做一个——会思考的人。
对于刚刚经历过绝望的人来说,现在能够让他们觉得有安全感的,也只有那些奇形怪状的写在纸张上的符号了。
神邸,不会救赎他们。
能够救赎人类的,只有他们自己。
他们已经在这场灾难之中深刻的意识到了。
即便是坐在染着炭火的温暖房间里,穿着暖和的衣服,吃着热乎乎的饭菜,
他们,仍旧,心有余悸。
再也,再也不敢信了。
光明神啊,我们永远不再期待。
☆、第84章
九天之上的光明神看着面前巨大的水镜中闪过的种种场景,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好似在怜惜那些迷途的羔羊。
泛着微光的指尖滑过镜面,带起一圈圈涟漪,呼吸之间,水镜安静的碎裂,化作齑粉,消散在空气里。
亚摩斯看着空荡安静的纯白色空间,比天空还要广阔包容的浅蓝色眼眸含着一丝丝无奈,眼神悠远空灵的放佛能望见时间的尽头,转身间,流云拂过他洁白的衣角,恋恋不舍的流连着不愿离去,微风掀起他金色的发丝,露出他洁白光滑的额头,他的唇角微微勾起,并没有在笑,只是天然的一丝弧度,唇瓣开阖中,犹如吟唱一般的语调从完美的薄唇里逸出,好似游吟诗人的吟歌。
“即便是神,也不能轻易改变自己的命运啊。”
可若是空待那悲哀的命运降临,即便是无心无情的神,也会不甘心的。
林清时没想到,计划实施的过程比想象之中要更为顺利,许多事情她只是起了个头便会如火如荼的继续下去。她知道,只是柏宜斯在背后推波助澜。他大概,真的很想看场好戏。
柏宜斯这个人不简单,她从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他看似温和,实则什么也不在意,不然也不会如此尽心尽力的帮助她。予取予求,不图回报,他要的是什么,谁也不知道。林清时猜测,他或许真的只是单纯的想要看一场戏。就如同当初他帮她时那样,有治好她的能力,却偏偏留下瑕疵,为的,不就是让她忘不了吗?
林清时的计划其实很简单,在她到达这个世界不久,她就发现了,这个世界像极了她曾经呆过的现代世界里历史书上所描述的中世纪——theageofdark(黑暗时代),被强大的神权笼罩,从贫民到国王都是忠诚的信徒,只不过中世纪的时候,人们信奉的是耶稣,而在这里,人们信奉的是光明神。而且在这个世界里,是真的有神明存在的,他不再只是符号,而是力量和实权的象征,得到光明之力的信徒在这个国家里备受尊崇,不亚于国王在民众心中的地位。
在这样的制度之下,产生的只会是无序,民不是民,王不成王,教皇成为实际最高领导人,人们的生死不再法庭上,而掌握在教会手中。教士贪婪索取,贵族自已享受,而人民,水深火热。
但生活在艰苦之中的人民并不自知,他们的备受压榨来源于他们的愚昧无知,来源于长久的愚民政策之下,已经印入他们心底里的屈服与逆来顺受。
在这里,没有科技进步,没有人文关怀,封建特权阶级垄断知识,宗教即为法律,人民目不识丁,使用的最书面化的语言文字便是从教士口中得到的只言片语,而这仅有的几句话,讲的是光明法典里的内容——教导人们如何一心爱戴光明神,如何爱他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教导人们忍受苦难而不去反抗,教导他们不要试图偷取“智慧之果。”
神亲手创造了人类,却不愿意让“它们”拥有智慧。
是的,它们。
这世上,所有的生物都有存活的权利,也都有学习知识拥有智慧的权利。
而人类,作为神明的宠儿的人类,最先学会劳动创造的人类,神却不愿意让他们拥有智慧。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