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页)
话。晚生已经痛定思痛,自愧学问不到家,幸而得到张夫子点化,好在为时不晚。”秦允明言辞振振的说了道,语气显得十分切实。
“哈哈,大郎你当真有这样的悔悟,那我钱塘县今后必将多出一位举世名士了。”张师爷心中大为快慰,他知道秦允明用不着假惺惺的与自己客套,若秦允明没有悔悟也犯不着跑过来向自己行礼了。
“张夫子过誉了,晚生何德何能。晚生近日时常在想,晚生与张夫子虽然无师生之名,但张夫子开化晚生是实情,晚生妄自以为张夫子也是允明半个师长了。”秦允明说完,再次行了一个大礼。
这次张夫子连忙上前虚扶了一把,笑着说道:“真是孺子可教。大郎你本是有才华的人,若能潜心学习一番,必定能够大成。老夫也不是顽固之人,知道大郎你现在没有考功名的想法,但大郎哪日愿意来县学经历,老夫愿为大郎作保。”
秦允明听了张师爷这番话,倒是暗赞张师爷真是一个明白人,连忙谢了道:“夫子真是心如明镜,晚生感激不尽。”
既然张师爷与秦允明谈得开了,兴致自然好了许多,于是他便将秦允明引荐给了这几位穿公府常服的同僚。其中一人正是钱塘县的主簿,名叫孙维正;另外一位与张师爷同是师爷,不过却是掌管刑名的,名叫高杉;最后一位是县衙的文书,名叫王翰学。
在四个人当中,论官职自然是孙主簿最高,钱塘县主簿是正九品的官员。其次便是王文书,是主簿的下属,官阶从九品。至于两位师爷是没有官阶,仅仅属于幕僚。不过因为师爷是知县相公身边亲近的人,尤其是刑名师爷,但凡知县不在时,便由其代理审案,所以论资质来说,张、高两位师爷倒是排在最前面。
秦允明先向高杉行了礼,然后便向孙维正和王翰学二人依次行了礼。
高杉、孙维正、王翰学都是早听闻了秦允明的大明,虽然因为抄注《论语》的事情,让秦允明在他们这些公府人眼中有几分阴影,但说到才学还是大有可观之处。高杉还购买了一副秦允明的真迹藏在家中,等待秦允明大光彩时,要么倒卖出去赚更多钱,要么赠予上司以示讨好。
三人此时见张师爷都不计较了,自然都是有心与秦允明交好,于是他们很快就谈得兴起。这一幕倒是让旁人甚为惊奇,几位公府的相公的年纪了加起来都快两百岁了,却与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如此投机,不由对秦允明更是刮目相待。
不过并没有谈多久,先前去了的沈心茹亲自端着一盏茶返了回来。她见秦允明与公府中人谈的甚欢,心中更有套近乎的意思,笑吟吟的将茶水送到了秦允明跟前,顺带还插嘴调笑了一番话。
又过了两刻时间,已是正午的光景,眼见要到吉时。在这段时间里又陆续赶来了几位客人,略略点计之后,这开业所邀请的宾客们差不多到齐了,于是即将举行开业典礼了。
正文 第三十七章,蔡京墨宝
先前那胖管事跑了进来,笑吟吟的请正厅里面的客人们稍停下来,随即又说了一通客气的话,然后请各位贵宾移驾到门外参加开业典礼。
秦允明便随着众人一起出了正厅,来到了门外。原本是拥挤的街道,在这个时候更显得拥挤,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不过早有小厮清出了一片空地,让这些贵客们有地方站下来。在贵宾们都到齐门外之后,又有一个小管事上前充当司仪,高呼了几句祝词,然后照例先是放了一阵爆竹。
噼里啪啦的一阵炸响,站在的位置靠前的人纷纷往后回避,免得被爆竹的纸皮弹到身上;而后面的人不停的往前来凑,虽然爆竹在古代不算什么稀奇玩意,但这些传统的物什也不会叫人厌,一有爆竹响起总有好事者兴奋不已。
这样一退一前,反倒是让中间的人受苦不堪,要不是碍于场合和身份,只怕市井粗口立刻就爆出来了。
秦允明不知道这爆竹是多少响,但差不多放了半刻时间才消停下来,震得他的耳朵都快失聪了。他看到先前那一位充当司仪的小管事又走了出来,就站在爆竹过后的硝烟之中,说了一段过渡的话后,立刻转到了正题,开始介绍了一番湖仙书社。
起初关于湖仙书社的经营理念、营业宗旨之类的陈腔滥调根本没多少在意,不过在讲到湖仙书社为什么会请女子来伴读时,立刻就引得众人关注了起来。
原来湖仙书社所有女子,大多是出身没落名门,从小怀才好学,家境又遇变故,只得自己谋生。而书社老板沈心茹本是京城人氏,自己也是官宦家的女儿,不料家中因为朝廷党争由盛转衰,夫家是势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