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第3/4 页)
经理低下了头,暗想这笔军费别说自己支付不起,就算中情局砸锅卖铁也承担不起。
但这个功劳太大了,华莱士怎么也不想让这个天大的功劳便宜了军方,于是便打起了感情牌:“李,你跟我们老板是好朋友,而且还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我们的情况你也清楚,如果这个行动能由我们来主导,将能让我们彻底的摆脱困境。”
事实上李老板压根就没想过讨价还价,只要美国能同意琉球在日本驻军就是最大的胜利。不过华莱士刚才提到的那个日本特务,让李浩意识到中情局手里肯定掌握了日本留在中国的间谍名单,这才跟华莱士谈起了条件。
见华莱士低头了,李老板便开门见山的说道:“华莱士先生,你们老板是我最好的朋友,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请你放心,军费不用你们出一分,军事行动也由你们来主导。至于舰队副司令、舰队情报主管这些更没问题,我现在就要你手上的那份日本间谍名单”
华莱士总经理一阵的狂喜,连忙问道:“真的?”
“嗯,就要那份名单,如果名单上的人在你手里,最好连人和名单一起交给我。”李老板点了点头,郑重的说道。
华莱士总经理手里的确有一份名单,那是战略情报局在进驻东京时查抄到的。战略情报局解散后,那些秘密资料都转移到了中央情报组的仓库,一直无人问津。
华莱士上任前从未来过远东,对日本一点都不了解,这才钻进仓库淘出了那些文件。麦克阿瑟的占领军司令部对中情局很不友好,导致华莱士总经理在日本寸步难行,那些资料也派不上什么用场。
不是想给苏联找点小麻烦,华莱士根本想不起那些资料。现在李老板提出了这么个要求,华莱士便毫不犹豫的答应道:“没问题,这些资料我可以移交给你。”
李老板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你放心,我就是想看看那些混蛋在中国做了些什么,有没有漏网之鱼还潜伏在中国。等我确认之后,会把资料全部交还给你的。”
“成交”华莱士握了握李老板的手,激动的问道:“李,我现在可以去发报了吗?”
“当然,记得派人帮我把资料送过去。”大功告成,李老板拍了拍华莱士的手,哈哈大笑了起来。
本章节由16k书友上传
第三四四章 剩下的两个承诺
第三四四章剩下的两个承诺
一个篱笆三棵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梅贻琦、张伯苓、蒋梦麟、陈绍宽、傅斯年等人之所以能早早的赶回冲绳,就是因为台北也有着他们的同道中人。
梅贻琦等人短暂的台北之行,让台湾大学校长陆志鸿、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师范大学校长李季谷等人,也成为了“影子内阁”的成员。
参照琉球模式,台北老狐狸们第一时间就把各自的大学,变成了省政府架构之外的独立王国。吴国桢这个后生晚辈自然不敢反对,第一时间就确定了几所大学的经费,并组织台湾银行、台湾发展银行、华人互助银行给学生们办理就学贷款。
与东海联大相比,台湾大学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土木、机械等专业,甚至比财大气粗的东海联大还要出色。
得知东海联大刚获得近千万美元的研究经费,陆志鸿、陈垣、李季谷等人坐不住了。几个老狐狸经过一番研究之后,决定积极参与到吴国桢的“台湾腾飞计划”,为各自大学筹集宝贵的研究经费。
尽管国民政府任命了吴国桢、陈绍宽、胡文华三人为台湾长官,但省政府内仅有吴国桢一人在撑门面。因为陈绍宽正忙着训练琉球海军,而胡文虎则跟随杜月笙等人去了南洋。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吴国桢不但没有忙得焦头烂额,而且比他担任上海市长时还要轻松许多。
全岛戒严有布斯曼、牛得志、黄爱明、卡尔等人负责,经济方面的事务有吴天、周作民、胡祖望等人操心,反**工作有廉政局新任局长王添灯去做。
吴大主席这些天这做了一件事,那便走到学校医院、田间地头,慰问各地民众,倾听人民的呼声。蜻蜓点水式的“亲民秀”,在报纸电台的轮番轰炸下,吴国桢成为了政府官员的楷模。
十几万人在“影子内阁”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按计划展开行动。数以万计的各种免费培训班、识字班、创业指导班、普法宣传班雨后春笋般成立。六百万民众在关注反腐进展的同时,夜以继日的开始了学习。
今天是全省经济发展恳谈会召开的日子,吴国桢早早的就乘飞机赶回台北。刚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