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部分(第3/4 页)
乱严重阻碍了电视业的发展。战乱国家电视全无幸免均的中断播出。美国那么大的国家,也仅只六家商业电视**撑大局,电视机电视设备生产与实验全部受影响而停顿。
电视机在这个时代,算得上是真正的奢侈品。想让它进入寻常百姓家,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可是还有什么媒体比电视更具影响力呢?李老板咬了咬牙,斩钉截铁的说道:“对,我们不但要搞电视台,而且还要开办几个电视机厂。争取在一年内,让所有的台湾人都能看上电视。”
“这个代价也太大了!博文,要不我们退而求其次,先把收音机普及了再说?”傅斯年想了想后提醒道。
收音机的吸引力哪是电视可比拟的,李老板当然不会接受这个意见,而是微笑着说道:“电视机的成本虽然昂贵,但我们可以让台湾发展银行开展电视机贷款业务。再说有你们这些老前辈在,肯定会想出降低电视机生产成本的办法。甚至可以在现有的技术上,研发出更大、更清晰、更便宜的电视机。”
见李老板决心已定,蒋梦麟立即说道:“行,就这么干。博文,你先从美国搞一条生产线回来,再请些技术工人。等生产线抵达后,我就组织理学院师生进行技术攻关,争取在短时间内仿制出几条生产线,便解决零配件的自产问题。”
尽管电视机现在还很昂贵,但电视技术并不受重视。想到几年甚至几十年后的电视热,李老板发现这不仅仅可以解决宣传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生存之道,便毅然说道:
“好,我现在就安排人去办理这件事,还会给您在美国请些这方面的专家回来。另外我还投资两百万美元,作为电视项目的专项研究经费。争取两年之后,台湾成为全世界的电视机工厂!”
这样一举两得的好事,梅贻琦、张伯苓、蒋梦麟、傅斯年等人自然不会拒绝。梅贻琦更是欣慰的说道:“博文,我们之前都错怪你了。现在想来,你的每一分钱都是有大用场的。”
“是啊,如果多几个博文,那我们也不需要这么操心了。”傅斯年也点头称赞了起来。
见钱眼开的老狐狸们顿时马屁如潮,让李老板很是不好意思,不得不悻悻的说道:“应该的,应该的,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平叛行动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接下来的工作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不过这些事情都不需要李老板操心了,给众人礼貌致歉后,便离开指挥部,忙他的电视机发展大计。
霎时间,维和公司基地内出现了三个指挥部。陈绍宽,梅贻琦、蒋梦麟、傅斯年等人指挥调整后的平叛行动;曹朴、胡祖望、荣鸿元、周作民等人成了吴国桢最坚强的经济后盾。
而我们的李老板正在别墅区内发电,让纽约的赖伐尔主任、费赛尔教授,以及联合国财政拨款中心副主任杰克,在最短的时间内,不惜一切代价收购一家电视机厂,连人带设备全部空运到那霸湾来。
与此同时,琉球海军第二特混舰队的两艘驱逐舰、一艘补给舰顺利抵达了与那国岛。
负责培训一千多名苏联维和队员的美国教官们,早已组织苏联维和队员们在码头等候。
盼星星,盼月亮,被圈养了半年的苏联维和队员,终于盼到了传说中的维和行动。消灭台湾**并不是华莱士总经理的最终目的,他甚至想通过这次维和行动,让中国**和苏联**之间产生裂痕。
也正是因为如此,华莱士总经理命令教官队队长,将指挥权交还给列昂尼德上校。试图让**之间自相残杀,而且没有一丝阴谋诡计的痕迹。
紧急抽调回基地的卡尔少校,刚乘交通艇抵达简易码头,就见一千来名苏联红军整齐划一的站在码头边等待着自己。
华莱士总理是做了一番工作的,不仅仅让苏联红军们换回了苏军军装,还将苏式武器全部归还。
这群如假包换的苏联老毛子,让视他们为死敌的卡尔少校很不舒服,甚至诅咒他们在平叛行动中一个都回不来。
“列昂尼德上校,我是联合国维和 部队ACT大队指挥官卡尔少校。这是联合国维和部队最高指挥部的命令,请您签收。”尽管卡尔少校看列昂尼德上校一百个不顺眼,但还是走到列昂尼德上校面前,将布斯曼少将签署的命令交给列昂尼德上校,并郑重的敬了个军礼。
卡尔少校从小在美国长大,一口英语非常娴熟,列昂尼德上校根本不能从口音里发现他是德国人,所以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想法。
见这个少校很有礼貌,列昂尼德上校便给卡尔少校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