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第1/4 页)
“唉”!国事艰难,博文,我不当这个市长,总得有人来当吧?我现在拆东墙补西墙的,还能将就着维持下去。如果换个就知道刮地皮的人来,那上海的百姓就更没法儿活了。”
': '
第二七三章 司徒雷登
卓。你终千到,快,一一快让我看看孩子!”
李浩刚走出轿车,就见身材高大的司徒雷登,穿着一身补丁的西服,站在车边微笑着跟自己打招呼。
值得李浩真正佩服的人并不多,眼前的司徒雷登绝对算一个。
迄今为止,司徒雷登十多次来回往返中美之间,大都是为筹集燕京大学的资金而奔波。
自旧旧年司徒雷登创办燕京大学以来,没有政府一分钱的拨款。为了筹集办学经费,司徒雷登频繁奔走于中美之间,碰了好多次钉子后,争取到了当时美国最大的两个财阀洛克菲勒基金和霍尔基金的支持,为燕京大学筹集多笔资金,其中最大的一笔约五十万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成了燕大主要经济来源。
此外,他还在国内多方募集,就连军阀孙传芳也曾给燕大捐了两万银元。 平均一年多一次的回美国筹款,他必须在各种场合讲演,紧张的募捐活动使他一度患上了神经性消化不良的毛病。
李浩清楚的记得,司徒雷登曾跟他说过,“我每一次面对乞丐时,都感到自己同他们是一类人,那真是一件长期而艰难的事。”
但募捐的成就果然不菲,到现在为止。司徒雷登为燕京大学共筹集到两千多万美元!燕大许多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都由私人捐助,捐助的唯一条件是不干预校政。所以司徒雷登曾自豪地说:“所有的资金都是美国人自愿赠给的,美国政府没给一分钱。”
在北平时,李浩常常去司徒雷登的公寓拜访。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司徒雷登那个破皮箱。那只几乎看不清颜色的旧皮箱,可能原本是棕色。把手一边的铁环已经朽坏,箱角的皮也已经裂开,露出黄色的海绵,箱子上贴满了美国海关的标签。
那这只皮箱从美国到中国,也许每次都装着几万美元。但他自己的日子却十分简朴,常穿着打满补丁的衣裳。
真没想到,现在他身为美国大使还是那么不修边幅,还是那么的节俭。
“司徒校长,感谢您为我所做的一切!”李浩走上前来,热情的与司徒雷登握手,并继续说道:“司徒校长,我想我应该送两套像样的西服给您,如果杜鲁门总统看到您现在的样子,我想他会非常生气的。”
司徒雷登拍了拍李浩的手,笑道:“哦,我的朋友,这些都是问题。我不跟你聊了,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见见我们的小天使了。”
刚钻出轿车的陈雨洁。连忙抱着小曹陈走上前来,甜甜的笑道:“司徒校长,孩子在这里。”
“哦!我的上帝,他可是上帝赐予你们的最好礼物。”司徒雷登弯下腰来,小心翼翼的从陈雨洁手中抱过小曹陈。慈爱的端详了起来。
曹小月小鸟依人的站在李浩身边,恭敬的喊了声:“司徒校长好!”
司徒雷登这才收回目光,微微的点了下头,笑道:“孩子,你辛苦了!你爷爷的身体还好吗?我已经好多年没见过他了。”
这并不是什么虚伪的客套话。司徒雷登在北平多年,与曹汝霜打过很多次交道。甚至还三番两次的登门,向身为北洋政府高官的曹汝霜募捐。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反过来了,司徒雷登成为了外交官,而曾经的北洋政府外交官曹汝霜,却与胡适等人一起办起了大学。
谢谢司徒校长的关心,爷爷的身体一直很好,前段时间他还提起您呢。”见司徒雷登提起了自己的爷爷,曹小月连忙礼貌的说道。
众人寒暄了几句后,奥古斯丁便按李浩的要求,将陈雨洁和曹小月安排到大使馆三楼的客房中休息。而李浩则跟着司徒雷登,走进了大使办公室。
“李,给我说说,建设集团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司徒雷登招呼李浩落座后,便急切询问起他最关心的事情来。
李蒋连忙说道:“司徒校长,荣家三公子干得不错。到现在为止,已经给一百三十四万难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按一个人的薪水能养活三个人来计算,在埃德加顿计划中受益的人,将高达五百万!”
埃德加顿计哉司徒雷登是出了力的,不但在前期促成美国政府通过该计划。而且在后期,还帮助埃德加顿署长警告国民政府中的某些人,不要插手大中华建设集团的内部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