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第3/4 页)
,而且关系到他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会不会成为**国家的公敌,所以他必须亲临伊朗给巴列维国王出谋发策。
为了置身事外,前段时间他与巴列维国王唱了一出双簧,成了伊朗政府不受欢迎的人物,所以这才暂住到苏联的阿什哈巴德。
想让伊朗的事情完满解决,必须要在这短短的三个月内,尽最大可能的帮助巴列维增强实力。但这么大的事情遥控指挥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在伊朗境内,或者在最靠近伊朗的地区设立指挥部。
但翻开中东地图,除了不欢迎自己的国家,就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正在李浩一筹莫展之时,梅林特使组建的博季努尔德难民营,让李浩有了名正言顺进入伊朗的机会。
冈察连科见李浩去意已定便不再挽留,而是立即命令手下准备车辆,将李老板一行送上了飞机。
巴列维国王的专机,早已被刷上了蓝色的维和标志,成了名副其实的“维和一号”。而李浩原来的“保全二号”则成了梅林特使的坐机。
见梅林特使到现在都不提归还,有了“维和一号”的老板认为,或许应该将“保全二号”卖给国际难民组织。
当他提出这个大胆的设想后,贺鸣等人便善意的提醒,“保全二号”的所有权是美国陆军航空队。使用权是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李根本亢权将它卖给梅林特使的国际难民组
不过这些事情是难不到我们李老板的。既然所有权不能卖,那咱们不是可以卖使用权吗?
就这样,手里有钱的梅林特使以每年二十万美元的价格,从李浩手里租下了“保全二号”
阿什哈巴德到博季努尔德的距离非常近,飞机刚刚起飞十五分钟,便降落在博季努尔德的简易机场上。
梅林特使的特使、李浩的私人政治顾问、博季努尔德难民营的最高官员夏尔特,早已在机场的跑道上等候。
“老板,欢迎您来博季努尔德,遵照您的命令”指挥部我已经给您准备好了,就在机场的那头。”夏尔特见李浩走下了飞机,连忙迎了上去。
李浩一边微笑着跟夏尔特握手,一边四处观察着这简易的机场。
“夏尔特,你干的真不错,这么快就能建了一个的易机场。对了”我想知道梅林先生给你付多少薪水?”四处打量了之后,李浩回过头来跟夏尔特开起了玩笑。
“我的老板”不得不承认,梅林老头真的很抠门儿。迄今为止”他还没有给我发过一份钱的薪水,不是您的强烈要求,我早就不想给他干了。”夏尔特一边笑着回答,一边将众人往机场那头的指挥部走去。
所谓的指挥部就是一排大帐篷,看着这似曾相识的简陋环境,刚走进帐篷的吴天。便感慨的说道:“老板,你看这里像不想像咱们从缅甸回来时,在路上扎营的样子啊?”
李浩大大咧咧的坐到椅子上,呵呵笑道:“你别说”还真有点像。时间过得可真快啊!一转眼一年就过去了。”
“我说二位老板,去年这时候咱们还没这条件呢!我记得那会咱们还在腊戎,正准备卖粮食啊。”在帐篷边上检查电台的贺的,回过头来笑道。
夏尔特安排完前几天刚刚抵达的维和队员们,将李浩等人的行李物品搬运下来后也走了进来。一边给众人煮咖啡,一边问道:“老板,要不我现在将难民营的情况跟您说说。”
“嗯”你给我简单的说说吧。”谈到正事儿李浩顿时来了精神。
“截止昨天下午,难民营共收容了九十三万多德军战俘。由于梅林特使准备充足,帐篷、粮食、医疗药品、衣物、生活日用品都能保证供应。战俘们的素质都很不错,按照被俘前的军衔自己管理自己。导致梅林特使紧急调来的两个维和中队,基本上是无所事事。”夏尔特坐了下来,一五一十的汇报道。
李浩点了点头,立即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夏尔特,除国际难民组织之外,有没有什么外人进入难民营?”
“当然有了,有海顿修女的国际卫生组织,还有国际红十字会的医生,另外就是德国战俘营救组织的人员了。”夏尔特想了想之后回答道。
李浩意识到美国人对这件事很谨慎,不等全部的德军战俘进入难民营,他们决不会打草惊蛇。而是利用国际难民组织的幌子,给这些德军战俘们提供粮食物资。
考虑到剩下的一百多万战俘小还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交接。这就意味着在这两个月内,博季努尔德难民营是自己说了算。想到这里,李浩便命令道:“贺鸣,给我那便宜大哥发电,让他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