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1/4 页)
我突然明白她这之前说到的“一份钱”是什么意思了。可是对于我,特别是对于纪及,这不仅是多余的,还有一种羞辱感。我们不需要——真正需要的是王如一之流,而且他们夫妇正在尽情享受呢。
我不愿再谈下去了,只想早些离开,去纪及那儿。我要走,她立刻问一句:“去哪儿?找纪及吗?以后你去他那儿可以领上于甜,让他们认识一下。这孩子对有才华的人特别佩服,她早就知道他,想当面请教呢。”
离开前我突然想起了什么,说了一句:“向你推荐一个人或两个人——王如一,他们夫妇最适合为霍老做传记,而且也一定会非常高兴接手。”
娄萌语气冷冷的:“那还用说。可惜这不是谁想干就能干的,这还要看能不能入霍老的法眼呢!”
3
纪及全面展开了工作。他的各种资料摊在了桌上,整个人变得更加不苟言笑。他的小宿舍只有一室一厅,外加一个厨房一个小贮物室。那厨房是兼做餐厅的,而小贮物室只有五六个平方,黑漆漆的,里面却放了一张小桌、扯了盏白炽灯,做了他的工作间。我亲眼见王小雯来时,在宽敞的厅里帮他整理材料,而他却闷在那个小间里写东西。他在那儿工作一会儿,里面就全是一种烧东西的气味——这不是我的错觉,而是真的,有一次王小雯也这样说。我于是联想到了一个事实:人在极为剧烈动脑的时候,其实就是一种燃烧。
一大沓稿纸早就写满了,而且从颜色上看新旧交杂。显然,这就是他长时间未能完成的那部古航海著作,一件消耗了他多年心血的工作。现在他要从头开始了。我翻动着,一时不能深入进去。一股烧焦什么的气味。他说:“让我们开始吧!我把拟好的提纲给你看看,谈谈你的意见——也想早些看到你的详细计划。”我明白,在这个时候,这种状况之下,我们不可能联合撰写同一部书稿了——这不仅因为他开始的实际上是长期以来正在进行的工作,主要的是他严谨而深邃的思想让人一时难以企及。我们的交谈,特别是一路上的交谈很多,但这还不能是看成统一思想的过程。我们几乎都认为:无论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还是艺术,严格讲都是一种个人化的独创,它不可能由一种合力完成。于是我们的分与合,不是某种方法的改变,而是对这种劳动本质的维护。他说:“我们将写出不同的文字,它们二者相互不可替代。围绕同一个历史事件,或从描述的角度,或从学术的角度——殊途同归,最后抵达同一个目标,这将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这会是两个平行文本……”
《你在高原》 第一部分 海客谈瀛洲(27)
“平行文本!”我重复着,心里一阵冲动。我现在特别想知道的,就是他以前流露过的一句话:“一股进入内心的力量”——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想过,也有过自己的答案,但还不能确定。如果围绕这次徐福东渡考察给予了新的思维,那它又是什么?是的,我们面对的是所谓的千古一帝,是一段大历史大传奇,惊心动魄!但这个故事裸露在外边的,只是一个方士如何骗人并最终得逞的闹剧——为一个惧怕死亡的帝王寻找长生不老药,骗得五谷百工和三千童年童女,浩浩荡荡一去不归的故事。徐福又究竟是何等人物?
我不相信。我尤其不相信这仅仅是一场闹剧。
果然,我发现纪及的提纲中有几个红色的词语,每个后面都画了个大大的问号。
稷下学派——焚书坑儒——琅琊台屠杀——东部思琳城——徐福东渡……
我心里有一扇门渐渐得以敞开。
纪及问我:“最后时刻,徐福船上装了什么?”
我不解地看着他:“史书上记载了嘛,五谷百工,弓弩手,三千童男童女。”
“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思虑着,说:“可能是三千童男童女吧。不知道,应该说都同等重要。”
“我一开始也这样想,后来才多少明白,徐福船上装的主要是‘种子’——其他一切,所有的一切努力,包括花言巧语,都是为了掩盖这个惊人的事实,为了运送‘种子’……”
我惊讶得嘴都合不拢:“一些种子就这样重要?那些‘五谷’?它会让徐福费尽心机,冒死和秦王周旋?”
“是的。因为这是一些思想的种子,经过焚书坑儒,再经过琅琊台的大屠杀,所剩无几了,需要赶紧抢救。”
我默不做声。我明白了,如果说纪及以前的古航海著作具备了学术上的缜密,如海流滩涂季风岛屿等等复杂资料的周备,那么这一次则有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