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2/4 页)
张之色,倒是有好些个显得比较兴奋。
要区分兴奋还是紧张,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并不容易,有时候两者容易混淆,不过刘涚可以确 定,那几个新兵真的是兴奋,而不是紧张。凡事兴奋的,刘涚都会特别的留意。
当然,兴奋不一定是好事,更让刘涚看重的,是那种对战争抱着漠视态度的战士,只有绝对 的冷静,才具备了一名超卓战士的潜力。
因为刘涚没有下令全体隐蔽,所以宋军的动静也逃不过金兵的双眼。
刘涚看见谋克们在交头接耳,在窃窃私语指指点点,可他不在意,拖的时间越长,对宋军就 越是有利。
毕竟和尚原背靠秦岭,秦岭之后就是天府之国的巴蜀,真要是打场持久战,拖不起的人一定 是金兀术。
“大人,金狗怎么还不上来?”
又等了半个时辰,金兵却是在一箭之地外,全然没有上来的意思,这让吴安邦有些沉不住气 了,转过来问刘涚。
刘涚嘴里咬着一根草茎,眯着两眼盯着那些金骑。
“急啥,传令下去,五十个灶,做饭!”
“五十个?”
“别废话,照做,安排二十个人去弄,每个灶相距五十步,一个起烟之后就可以弄另外一个, 赶紧去。”
眼瞅着金兵要是再不进攻,就该是埋锅造饭的时辰。行军途中一个锅最多可以容纳五十人, 刘涚让人一口气弄出五十个灶,金兵那边肯定会估算一下,得出的结论或许他们不会相信,但是 总要犯嘀咕。
两千多人啊,那岂不是已经将和尚原的兵马拉了一半出来?究竟是宋军倾巢而出呢,还是因 为前期的情报有误?
刘涚要的就是让金兵犯嘀咕,拖的时间越长,和尚原那边的准备就越是充分。
唯一不好过的,就是这战壕里湿度有些大。
在这一点上,和尚原是不如北方的平原,空气干燥,哪怕是刚刚下过大雨,也不会像这里, 抓一把泥土都能挤出水来。
“咦,不上当,还是打算火力侦察啊?”
当五十道炊烟袅袅而起之后,金兵并没有如刘涚想象的那样徐徐退去或者是安营扎寨,相 反,他们竟然开始整队,摆出即将冲锋的阵型来。
“大人,狗日的,终于要来了!”
刘涚一回头,正好看见吴安邦这小子在舔嘴唇。自打吃过蛟肉力气倍增之后,吴安邦对于作 战,兴趣是越来越高昂了。手中的武器也换成两柄沉重的铁戬,单个就有四十斤重,用吴安邦这 厮自己的话说,砸人脑袋的时候特别过瘾。
这个说法刘涚倒是同意,不过没有超人的力量,使唤这样一双铁戬还真是不容易。
“我警告你,没有听到我的命令不准冲出去,传令,弓箭侍候着!”
宋军纷纷来到战壕边上,扣弦,瞄准,而金兵那边,战马已经徐徐跑动起来。
“都瞄准了再射,放心好了,他们在马背上,冲不过来的!”
当金兵跑进一箭之地时,刘涚赶紧开口,阻止一些紧张的宋军放箭。刘涚这边有差不多四百 人,而金兵这一拨进攻,也就是差不多这样一个数量。
如果宋军的精确度高一些,最多三轮就可以将冲锋的金兵杀光,所以刘涚才不让他们在金兵 刚刚进入射程的时候放箭,而是等到金兵速度起来,连刹车和掉头都很难的时候,才重重的放下 了高举的手臂!
“嗡!”
四百把弩弓同时发射的声音,跟单个弩弓截然不同,站在阵地当中,刘涚感觉像是陷入了巨 大的马蜂群一般,弓弦震动的声音,利箭破空的声音,汇聚在一起,让人从耳朵麻到脸上,又从 脸上麻到心头,好像骨头都被这样的声音给震的酥松了一般!
这仅仅是刘涚的感受,正在冲锋的金兵突然遭遇箭雨是什么感受,他就不得而知了!
他只是看见,四百个原本聚在一起冲锋的金兵,在箭雨出现的时候瞬间分散,变得稀稀落 落。
不得不说,像女真这种在马背上出生的民族,对于骑战确实是有极大的天赋,像这样的阵势 自然变化,要宋军做出来,就显得很别扭,刀斧痕迹严重,绝非能像金骑这般行云流水。
应该说这是金骑的一种本能变化,也是他们的一种习惯性变化,虽说做的漂亮,可惜这种变 化早已经被刘涚所熟知,所以在训练自己的弓弩手时,刘涚也做过针对性的安排!
分散射击,而不是一窝蜂的扣动扳机;区别瞄准,而不是大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