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2/4 页)
确实说是要提拔他为正六品,他原本以为会是出缺的那个正六品府通判呢,最后没有想到居然是京官,因为一般情况下,从外官到京官哪怕是同一品级的调动,都会被认为是上升了一步,毕竟到京城之后离天子更近,随便一位贵人的赏识,就可以平步青云。大家自然眼红这样的机会。同僚们对于吕先生从外官的从六品升为京官正六品自然很是妒忌,也有人想向他打探升官的秘诀,已经在官场上混了多年的吕先生自然不会回答这种问题了,轻巧巧的四两拨千斤地将这个问题回避了。
但是现在问出这个问题的是以前的老东家,自己得意门生的父亲,吕先生衡量了一番。还是实话相告,原来他的升官除了自己平日里勤勤恳恳,谨守本分外,还因为他的能干和耿直受到巡抚张伯行地赏识,才被推荐到都察院都事这样一个更能发挥他才能的职位上来的。
张伯行这个人李洵听说过,知道是一个耿直不徇私的直臣,听到吕先生的引荐人是张伯行,李洵息了通过吕先生走后门为自己儿子李纪谋官的心思。
虽说吕先生的到来使得张氏没有时间找算命先生,但是张氏并不着急。因为李伊水还跟柳雯华有一个约会呢,等到那柳雯华来李家玩,仔细观察她的人品性情后。再做决定也不迟。
虽说李卫的长子乳名叫做“期顺”,但是大家习惯喊最后一个字,就这样期顺地小名变为了“顺儿”。
对顺儿最为疼爱的除了他的父母外,就数得上祖父李洵了,李洵对顺儿地疼爱也许是隔辈亲,顺儿又是他第一个孙子,到目前为止的第一个孙子,自然将顺儿视为掌上明珠,刚刚升级为祖父可是每天从外面回来就先到东屋去看自己的大孙子。更是抱着顺儿不撒手,一脸含饴弄孙的幸福。
纳喇素琴虽然不用亲自喂养自己的儿子,但是大夫说因为孩子出生时身体太大,导致母亲流血过多,虽然最后母子平安,纳喇素琴的身体却是不好恢复的,李伊水这些日子可以说是挖空心思的帮纳喇素琴进补,虽然表面上纳喇素琴每顿饭也还是菜色八品,但是实际上其价值已经超过了张氏的份例。
李伊水听母亲说产妇吃鲤鱼好。便让厨房里买回来几条鲤鱼试试,王厨子见街上地鲤鱼既新鲜价格又便宜,便多买了几条,李伊水知道后,索性给家里每人都菜谱里都安排一道或者清蒸鲤鱼,或者红烧鲤鱼,而喜欢吃甜食的李汶水则是糖醋鲤鱼。
其它地鲤鱼地做法。李伊水都会做。唯独这个糖醋鲤鱼。李伊水是第一次听说。因此李伊水便在厨房里看王厨子如何做糖醋鲤鱼。
跟其他鲤鱼地做法一样。也是将鲜活鲤鱼先去鳞。清洗。在其鳃下部位拍干面粉。并抖动去多余地面粉。然后一手抓住鱼头。一手捏住鱼尾。下油锅炸。待鱼身挺住时。松开鱼尾。鱼鳃以下全部炸至外酥。熬制糖醋汁加盐适量。使其达到咸压酸。酸压甜地合适口味。待炸好地鱼出锅时立即浇糖醋汁。热鱼、热汁相遇。吱吱有声。此时鱼地嘴巴还在不断地张合。菜式地“鲜”自不待言。
王厨子还告诉李伊水要是吃过几口以后鱼嘴不动了。可用筷子沾酒涂于鱼口。仍然张合不止。
李伊水听了。感觉这道菜太过残忍。王厨子听了李伊水地话。笑着说:“买来活鱼总得杀。杀生在哪里都是一样地。”
李伊水却不能接受这种说法。告诉王厨子等这道菜凉了。鱼口不再动了。再给李汶水端过去。
王厨子听了李伊水地吩咐。不由得感慨李伊水不懂得欣赏美食。因为这道菜除了酸甜爽口外。“鲜”也是这一道菜地一大特色。而李伊水非要等菜凉了。不但鲜味保持不住。恐怕连其他地味道都要受到影响地。
中午吃过了鲤鱼,李伊水习惯的在床上歪一会儿,其实现在已经不需要午睡了,但是李伊水在夏天农庄里养成地午睡习惯一时半时改不了,加上春困秋乏,李伊水便在午饭后小眯一会儿。
李伊水正斜倚在榻上,闭目养神,这时绿珠走了进来,看见李伊水地眼睫毛还在不断的颤抖,知道小姐没有入睡,就向李伊水回报说:“小姐,门房传话说有一位姓柳地小姐来拜访您,问小姐您见不见?”
“姓柳?不认识啊!”李伊水睡意蒙蒙,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边说,边向绿珠挥挥手,脸露倦容,打个哈欠,将脑袋换了一个位置,重新埋在枕头里。
绿珠并没有退出去。而是小心翼翼的说:“那位柳小姐说是在堂老爷家的寿辰上见过姑娘的。”
“堂老爷的寿辰”几个字传入了李伊水的耳朵里,她马上清醒了过来,想到这堂婶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