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页)
李伊水首先走进“翠竹轩”,只见这座庭院里,单单以一丛翠竹,数块湖石,以沿阶草镶边,就使得庭院的角隅充满画意。李伊水一见,就喜欢上了,便不肯去看其他的两个院子了。(独家)
最后,李伊水选择的是“翠竹轩”,李汶水住的是“玉菊园”,李沉水则住最后剩下的“兰心阁”。
这个时候,李伊水等人的丫鬟夏雨、明月、浩星等人也来到了大门口。
李华看见先下得马车来的明月,她虽年纪尚小身量未足,一副稍显青涩的样子,却自然有一种美丽之态,若是假以时日,必定是个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待想到家里的秦秋雨后,李华收起所有的遐想,一扫众人,见都是一副痴呆的模样,使劲咳嗽一声,“干活,去干活!”将下人驱赶开后,李华招呼明月等人到后院。
李伊水见夏雨和翡翠都到了,这几天舟车劳顿的疲倦一下子袭了上来,困的连眼睛都睁不开了,便也不说什么,赶快去休息了。
李洵一到京城的宅子,连周围是什么情况都没有来得及看,就被苏青川先生请到书房了去了。
李洵听了不敢怠慢,赶紧过去。
到了书房里,苏青川将书房门口处仔细看了看,然后关上门。(独家)
李洵见状立刻担心是不是自己的儿子李卫出了事情,然而苏青川说的消息与李卫无关,让李洵放下心来,但是这个消息也着实不轻松。
苏青川说的就是京城最新的消息——毙鹰事件。
今年初秋,康熙一如往常带着众阿哥一同前往热河,八阿哥派人送上两只海东青,康熙看到儿子送上来的两只死鹰,气愤的当众道:“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终究是事不关己,李洵感慨了一阵子也就抛下了,开始问起苏青川在京城置办的铺子什么时候开业的问题。
“大少爷说,金织坊的货物都到齐了,店里的伙计也都请好了,什么时候开业就等老爷到京城再说了。”
李洵听了点点头,“明天我到那铺子上看看,然后请人来算一个黄道吉日,咱们的“金织坊”就正式挂牌开张。”
厚厚的一章送上,求推荐收藏——
正文 第九十三章 新居(上)
清晨的光,微风的香,黄莺的鸣叫,将李伊水从睡梦里吵醒。转载 自 我 看 書 齋她慢慢地睁开眼睛,看到周围的环境,并不是自己熟悉的徐州的家,如梦朦胧的眸子里闪过一丝茫然。榻上方低垂的纱幔与屋里完全不同的摆设提示着她身处于的是一个她所陌生的地方。
她眨眨眼坐起身,想起了这是自己在京城的新家,昨天也许是太累了,连睡觉时认床的毛病都没有犯,居然在一个全新的地方一觉睡到天亮。(独家)
李伊水披上衣裳,不去惊动在外间的夏雨,悄悄地走到庭院中,睁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看着这里的一切。院子里除了那些翠竹外,院里的内墙上海满布爬藤类植物,扶疏的花木在清风中轻舒摇曳。
李伊水在院中闲逛了一下,发觉自己起得太早了,府里的人都还未起来,四周一片静谧。
想到已经来到北京城了,李伊水晶莹洁白的脸上闪过一丝笑意,没有想到自己穿越了七年多,还能回到曾经居住过的北京城。
这世间真是奇妙,当初她还在为自己没有穿越到京城豪门或者后宫而感到庆幸,不用搭理那些九龙夺嫡、后宫内斗那种乱七八糟的事情了,也可以一辈子开开心心的生活了,没有想到自己的哥哥很有可能就是雍正年间的大总督李卫,李伊水自然开始关心四阿哥的事情,为自己哥哥能从兵部换到户部而绞尽脑汁,但是不管如何,她的生活是不会变的,确切的说,是她的生活态度是不会变的。(独家)
昨天李伊水毕竟太累,根本来不及挑选自己的住处,更何况是观察周围环境了,现在早晨起来,李伊水神清气爽,便饶有兴致的打量起了自己的新居。我^看书斋
深深的庭院,参天的古树,葱茏的花木以及曲折环绕的长廊,无一不是清朝的特色建筑,想到自己以后就在这种环境中生活,李伊水感到特别开心。
等李伊水在院子里活动了一会儿,夏雨起来了,见李伊水在活动,赶紧去准备水盆等洗漱的东西,等李伊水活动完,夏雨将水盆端上,伺候完李伊水洗漱,李伊水就到上房向张氏请安了。
李伊水挑选的这个院子是三个院子中距离张氏的正房最近的,因此,稍微走了几分钟就到了。
李伊水到张氏房间的时候,纳喇素琴还没有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