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1/4 页)
觥!�
说制作这个《三字经》“极尽思虑”,倒也不是夸张之语,后世《三字经》版本经过历年历代改变,增添了不少新内容,某些典故是北宋以后才发生的,不得不考据一番;另外最严重的便是中间一大段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概况,不仅写着宋是被元给灭的,连“民国”这个词都出现了!这些东西,沈欢不得不费力删减,不然朝廷一追究起来,他估计就要做东方版本的被处以火刑的布鲁诺了——也不对,这个时候布鲁诺的爷爷都还不知道出世了没,应该是布鲁诺成为西方颁布的沈欢第二!
《三字经》区区千百字,司马光阅读极快,片刻即读完,嘴里还能诵读几句了:“人之初,性本善……教不严,师之惰……不错不错,确实极有韵味,又容易背诵,当是蒙学善本!”司马光不由赞叹几句,突然又顿住了,这才发现《三字经》内容的不同,指着那些标点符号,惊奇地问,“咦,这是什么?”
沈欢憋着笑再一次解释了标点符号的用处,末了不忘添上一句:“这是学生为了便于句读,特意想出来的一个法子。”
“不错不错!”司马光再念了一次《三字经》,更觉标点符号作用巨大,人也有点激动了,抖擞着嘴唇,“有这些……标点,今后之人读起经义,再也不用费劲了!很好很好,老夫一定要上奏朝廷,以此法颁布天下,成为我大宋特例。”
沈欢说道:“君实先生一语中的!学生就是因为觉得古文经义多有歧义,读来不便,这才想出这么一个笨法子来!”
司马光呵呵笑道:“这便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由来?”
沈欢愣住了:“先生怎么……”
司马光更是大笑:“你这句读,君礼早与老夫说过!看来这标点真的用处颇大呀!”
沈欢恢复过来,点头道:“确认如此,其实这句话还可以这样句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先生你看,句读不同,意义便不一样,我中华古文,就因为没有标点,后人读之,颇费思量。”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司马光愣住了,指着沈欢,大是感叹,“老了老了,老夫真的老了,在你这个年轻人面前,老夫真的跟不上咯。《论语》能让你读出这番意味,可谓通矣!”
沈欢谦虚道:“先生年富力强,正是大有为之时,岂能说老。”
司马光大是感慨,翻了翻书稿,只有几张纸而已,却感到颇有分量,低头沉思一下,之后才抬头道:“沈贤侄,我大宋最重文治,你此文是蒙学善物,有利于我大宋文化传播,若献上朝廷,功劳颇大,你是否有什么赏赐请求?”
沈欢摇头道:“先生太看不起学生了,既是有利于我大宋教化之功,学生哪敢要什么赏赐,特意献给先生,请先生进呈朝廷,也好让我大宋文人士子早日得此便利。学生在此有个请求,先生进呈此文时还请不要提到学生之名。”
“这是为何?有功不赏,也不是朝廷作风。”司马光还以为沈欢在客套谦辞。
沈欢叹道:“此功也不是大功,学生不希望别人说我沽名钓誉,再说学生这些日子也实在为大出名头而苦恼,却是再也不想别人上门来个切磋了!”
司马光大笑道:“好个沈欢,别人想出名都困难,你倒是烦恼了?确实也是,以你前些日子的诗词文章,也不难在开封城出尽风头了!你不想钓誉,难道老夫就是这样的人?”
沈欢愕然,他刚才让司马光不要提出他名头之语,却也真心,不过不是为了躲避什么名声,他巴不得出名出得更厉害呢,毕竟大宋天下,文名越响越好,也更利于以后行事。实在是想把这个功劳全部丢到司马光头上,为他在朝廷地位更上一步。沈欢之前有过思量,如今王安石辞官了,他也只能投靠司马光,而王安石三四年后又重新做官,他希望能在此之前让司马光的地位比历史更上一层,至少也要比王安石先做上参知政事,到时皇帝要提拔一个正宰相,以司马光那时的为人与威望,也比王安石更有可能吧,最不济也要以参知政事的权力来平衡王安石的权力。有了这个决定,当然得想尽办法帮司马光立下更多的功劳。
司马光又有了疑问:“贤侄,老夫倒是疑惑了,你为什么要把此文给老夫呢?你该知道,老夫不过一个谏议大夫,如今当朝宰相是韩相公,还有参知政事是欧阳公,都是名望滔天之人,又有实权,你不把文章献给他们,反而给老夫,这是何意?”
沈欢微笑道:“无他,唯佩服先生为人与才学也!想必先生也清楚,我大宋承平百年,如今已是弊政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