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部分(第1/4 页)
最后一发,距离正合适,角度正合适,风帽脱落时间正合适,以近乎七十度角正好命中满载下沉后的水线装甲带中央!
“轰!”一声巨响!“嵩山号”的右舷舯部一大片火光、海水掀起数十米高,整条船为之剧烈的一颤,好似被数十万斤的大锤擂中了似的!
厚达350mm 的高强度太空合金主装甲带,比常规硬化装甲钢轻了一半、硬度、强度、韧性高了至少两倍,用来作为太空战舰抗击超高速电磁炮动能打击的强悍家伙,硬生生给砸进去一尺多深的凹陷!
哪怕有内部厚重的玄武岩纤维衬板,还有斜向立起伸展向水平高度的穹窿装甲层,遇到如此可怕的穿刺,也差一点举手投降!
“长门级”战列舰使用的410mm主炮的穿甲弹,在18公里内以大角度的穿射威力,一至于斯!
拜先进的激光、等离子、超声波和高压熔融焊接技术所赐,“泰山级战列舰”的舰体各部分几乎浑圆如一,绝无鬼子浑身铆钉接口的各种关键时刻吊链子之构造缺陷,巨大的动能冲击被高韧性的合金板迅速缓冲向周围,内部的衬板关键时刻起到加强作用,保证了没有因此而破坏。
但在“嵩山号”内,沈鸿烈以降的所有人却都给吓了一大跳!中弹了!还是水线装甲带!虽然号称能抗住自家主炮的射击,可没有日军舰炮的数据,这玩意谁知道能不能挺得住啊!
此外,便是日军打来的炮弹角度,太他妈诡异了!难道只是偶然发生的?
损管很快顶着重磅炮弹报回检查结果:“右舷装甲带遭到重击,但并未形成破坏性杀伤,不影响暂时的作战,可以继续!”
众人这才稍稍松了口气,随即还以颜色,九发穿甲弹冲着“长门号”继续猛砸!
不到一分钟,日军又是一轮集火炮击,仍旧是提前落下的炮弹,这一回观察哨全都瞪着眼睛看清楚了,甚至雷达和声纳近防系统也吱吱的报警,以近1。5马赫速度长途奔袭而来的炮弹,在近处落水并形成直线撞击……这是有意的炮击技术造成的!
一次是意外,两次,绝不是巧合!日军是在以这种截然不同的炮击技术,来刻意的制造近距离下对水线装甲的打击!
“轰!”一发炮弹擦着艉部左舷掠过落水炸开,另有一发炮弹一如前者般的形成水线冲击,正中艏部下方大约2米的地方,还是没能奈何厚厚的太空合金板,但巨大的震动却让战舰整个的颤抖,钢铁碰撞和爆炸引发的震动让全舰上下不少人耳朵发懵!
便在此时,有个年轻的射击指挥官忽然怪叫起来:“我想起来了!这不就是咱们玩的‘水漂弹’吗?老子也会啊!”(未完待续)rq!~!
第494章 战列舰对决(七)
打水漂,小时候都玩过的游戏。找一些碎瓷片或者平整的瓦片、石头片,以低角度平着丢出去,刻意制造的自旋转状态下落在水面,会“啪啪啪”的不断弹掉起来,最后动能耗尽落入水中。谁能丢的远、跳的次数多,谁赢。
游戏是小儿的玩意,但用在战斗中,一样可以!
特遣舰队内部几乎研究过所有的战术,几百年后的星际时代巨舰大炮的复兴,浩瀚无际的太空之中,越大的战舰越厚的防护和动力保证战斗力和生存几率,同时无方位无死角的战场也需要更加完善的战术。从千百年的海面战术开始延伸发展,从未停止。
朱斌这等志向远大的太空垃圾佬,平时自学的星际战舰指挥课程那不是白给的,飞船智脑中平日里用来过瘾的虚拟游戏,适当的弄出一些实用的,给所有经过考核的主要军官都亲身体验过。
在全世界很长一段时间内,海军从舰队指挥到最底层的士兵,都只能用战舰不断的进行模拟训练,各种战斗前准备工作,模拟作战,真正实弹射击的机会少的可怜,更不要说研究花样百出的详细技战术。
特遣舰队人手有限,自然也不会跟日本人似的特别研究一种炮弹和技术,那些闲的蛋疼的军官们几年里,几乎玩遍了各种常规战术之后,就开始自己开发寻找新的乐趣,无意间鼓捣出来的“水漂弹”,便是其中一种。
显得无聊的小青年们什么都敢尝试。反正虚拟的巨舰大炮怎么用都不要花钱的,不用担心浪费,各种虚拟仿真的数据下,他们可以用无数次的重复来摸索出最佳的射角、装药、射速、射程,甚至风向、风速等影响数据,最终搞定各种距离下,能够让两三倍音速轰出去的炮弹在水面上弹跳。最后命中目标。
一种好玩的炮术可以掀起一阵热潮,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