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第2/4 页)
至于扫射武器,因为是对地面装甲目标攻击,王孝丰想着搞一种口径介于厄利空和博福斯炮之间的中间高速武器,目前的25mm机关炮似乎破甲能力弱了一些,最好加到30或者35毫米,而射速则要比博福斯炮的80发每分大大提高到300发以上才算合适,现在暂时没出来,只好用两挺25mm的替代,但相信正式的机炮出来,不会遥远!
“有了这种家伙装备,我们的空中打击体系算是比较完整了!我们的敌人面对时,应该是一种怎样难看的脸色呢?”
朱斌调侃的话语,让整个指挥大厅的人都笑起来。
这还用说么,肯定是有难了!想一想,此时的空军攻击武器中,已经有了p21a路基、p21b舰载的基础机型,设计师们又搞出来一种换了1200马力采用特斯拉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的p21c型,即使发动机后置并加了防护罩后,航速仍旧暴增到538公里,已经准备量产替换老的型号,还有一种水冷的e型也在研制中,加上双座的d型,都快成系列了!未完待续。。
第324章 俯冲轰炸与空中炮艇(二)
~《 》…~轰炸机已经有了双座的“海鹫”巡逻机有长腿的“卡特琳娜”运输机有c…21ab,再加上现在的几种机型,以及正在研发的四引擎重型轰炸机和空中指挥预警机,基本形成了预警指挥、侦查、轰炸、攻击、歼击、俯冲攻击等立体全面的空中打击群。
更不要说,今天刚刚亮相的“空中炮艇”了!
亲眼看过对地攻击的威力后,所有的人不得不承认,当初设想在飞机上装大炮的家伙不只是想法太疯狂,反而是有超前的眼光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这家伙最初就是朱斌貌似无心的一句话,但成立了十几个战机研究组后,跟王助等同一时期的麻省理工高材生周厚坤提出并主持了相关的研发任务,借助稳定的dc…2运输机平台,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终于拿出这一款令人瞠目结舌的怪蛋产品。
不得不承认,当初那一批的麻省理工13人,除了不幸身故的巴玉藻外,每一个都是独挡一面的强人,带领一个项目组上百名留学生和国内顶尖的飞机研究制造专才,出成果的速度比国外任何一家大公司都不差,甚至犹有过之。而总揽全局的王助则充分发挥出其当年一力撑起一家世界级飞机公司的实力,将整个飞机研究制造部搞得风风火火。
这款a…23“空中炮艇”使用了dc…2改良版的机身为蓝本,机身骨架大幅加强,底部和首部装甲厚度达到能抵抗20mm机关炮的扫射,甚至只要不是37mm防空炮用穿甲弹打得太正,想要干掉她都不容易………外挂一层主动反应装甲呢!
有了强大的装甲。自然需要强大的武器。因为火炮研发部门的任务太重,承担的任务却更多,暂时拿不出专门的火炮,暂时先用了经过考验的博福斯40mm炮,跟步兵战车上的一样,撞在机头飞行座舱的下面,如此可让飞行员目视瞄准对地攻击。当然有不怕死的拦在前方那也可以搞一搞。并在肋部加装一门才研究出实验品的加特林原理6管重机枪。
作为巨舰大炮主义者,朱斌看轻兵器设计所拿出来的这款大家伙就爱不释手,作为历经数百年而不衰的经典武器,抛开已经过去的数十年不说,在以后的数百年直至太空时代,转管速射武器都是必不可缺的重要装备,几乎应用于一切军种之中,无论是单兵战甲、陆战机器人、步兵突击装甲战车、空中攻击飞行器还是大洋上的巨舰近防系统。都缺不了它的身影,甚至有人曾经设计出疯狂的多管旋转电磁炮!
解决了麻烦的电机部分问题后,小型化的转管“金属风暴”式重机枪初次面世,就被委以重任,当了空中霸主的辅助武器。
加上高载弹量和航油,不可避免的飞机自重和起飞重量都大大超过原版dc…2,因此动力系统也进行了改进,换装两台1600马力的r…1933…2型双排18缸特斯拉涡轮增压器活塞式发动机后,不但让这大家伙能跑到400公里的最高平飞速度。还能保证3000公里的最大航程,进//书迷楼最快文字更新《 》…无广告//行战场支援绝无问题了。
“以后不知道哪个倒霉蛋会有幸先来试一试这些新家伙的威力啊!那时的场面一定会很精彩!”余报国脸上带着稍微阴险的笑容调侃道。
朱斌呲着白森森的牙,手指头往东北一比划:“那边就少不了,小东洋大毛子都不缺,总有不开眼的会撞上来。不过,我觉得光这个程度还是不够的,将来我们面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