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1/4 页)
而后,其他各个车间就容易的建立用挖掘后的花岗岩当机床床身,在此基础上安装各种轴和机械手,步进电机生产线,电子配件、电路板生产线,电容电阻生产线,枪械零件和枪管生产线,切削钻孔开膛线热处理一条龙;150mm以下各种炮的零部件和管子的制造;数控机床的制造生产线,电子卡片生产线,飞机、汽车、汽柴油发动机生产线,船舶柴油机生产线,蒸汽轮机零部件和各种螺母螺栓生产线,甚至还有一条晶体管的收音机、电视机、电台生产线,等等等等
五万平米的空间塞得满满当当,机械臂零部件消耗一空,如今正在装配第二批,从德国、上海各厂运来的粗加工原材料和零部件源源不断,成船的拉来,制造完成后又成车的拉到外面的临时仓库中,等外面的研究所基地完成,第二期洞窟弧形中心掘进结束后,大规模的组装和封存就将提上日程
朱斌相信,等整个总长度七公里的级洞窟完成后,有数以十万计的机械手组成的数百条生产线,足可发挥出百万人的生产能力,绝对能支撑起来十万大军的消耗
只要再有一年,大学城投入使用,外面的十几万亩良田全部种植上飞船带来的高产农作物,琅琊台港口建好,发电厂、钢铁厂和炼油石化体系都搞完了,有三五年缓冲,一座占地数百平方公里的濒海陆上基地崛起,老蒋翻脸又如何?日本人找麻烦,又如何?若是能加上青岛,拥有百万人口基数,割据都不是不可能
再等等,再等等就好
一路参观下来用了半天辰光,等他们转头回去的时候已经到了饭点儿,乘车到了军港背后山坡的庞大基地主建筑群里,看看一座座足可抵御战舰大口径主炮轰击的楼房,还有掩映在山间的防空、对海火力部署,一干人等眼睛唰唰放光啊就凭这等基础,管他来多少人找茬,不丢下万八千的,休想摸到边角
跟久违的中下级军官们一起会餐,热烈的举行一次欢迎宴会后,朱斌召集所有连级以上干部,正式开始讨论海军第一特战队的重编成和建设工作,这一次的目标,将针对三个月后的军演和未来大规模的框架,打下坚实的基础(未完待续)
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第229章 全面扩军
眼下第一特战队的编制框架,还是最初建设的15个连基础上扩充的,并没有太大的改动,但当初毕竟人数少,才3500人的正式编制
6月的时候扩军通知来得太突然,一点准备都没有,只好照着原来的模样暂时翻一番,然后就是三个月紧锣密鼓的选拔和训练工作,才有点起色了,老蒋一声令下,骨干军官全都去了南京受训,整编工作不得不暂时停止
而眼下,部队的规模必然要进一步扩充,而古镇口基地的投入使用,带来的也将是全面的变化,昔日的第一特战队,将不再局限于一时一地的结构,而应当服从于大局和整体的要求,这意味着,其实所谓的第一特战队已经不再是独立作战单位,这次的整军编成,针对的也是整个特遣舰队
“第一次编成的特遣舰队,将由至少一艘装载有60架以上主力战斗机和轰炸机、侦察机的3万吨级航空母舰为首,两艘2万吨级的‘蜂窝’两栖攻击舰为主要对海、对陆地攻击火力,12至16艘052海岛级高驱逐舰,提供对海、反潜防空火力,另外会有812艘‘剑鱼’级潜艇提供水下攻击和侦查、防御,此外,有两艘2万吨级海上医院补给舰提供全舰队的续航自持能力整支舰队编程后,马上就要面对日本海军的剿杀,因此这之前的训练工作必须加强,而全舰队的官兵并不包含在对中央呈报的范围之内”
朱斌开宗明义就确定了队伍的性质名义上的特遣舰队是独立的,对外绝对保密,以保存自己为要,不办任何势力和国家当作朋友因为他们根本都没有朋友
王文达和马汉船长半是担忧半是欣喜的作出保证,接下任务一年多后,他们将拥有这样强大的舰队,指挥2万吨、拥有280mm主炮的高攻击舰,统帅总吨位十几万的强大舰队在大洋上驰骋,那等感觉可是他们期待了小半辈子的
马汉船长这个从十几年前欧洲大战中走来的美国人,对于加入一支主要由中国人组成的海军没感到有多大的压力在本国,他已经是落伍的人毕生梦想或许会直接跟着他埋进坟里但两年来的亲身经历却让他萌生了希望,在保证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理想好
而在中国,无论在舟山岛、上海还是现在的古镇口他都受到应有的待遇,家人也都很满意,那么没有理由不跟着一支有无限希望的力量继续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