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1/4 页)
变得深入人心,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力量在里面,仿佛所有的传说都会有一日再度发生,就在身边,令人毫无防范,却在意料之中。
就在这样的一种传说氛围中,案件便发生了,神秘,诡异,仿佛非常人所能解释的,于是金田一破案的名声便由这传说变得更为神乎其神!
为了反衬金田一破案技艺高超而引进传说这个要素,倒也没有那个必要,最重要的是传说将一部侦破剧变得更加具有悬疑色彩,风格更接近于恐怖或说是惊悚类型,比起普通的涉案剧,恐怖与惊悚无疑更具有诱惑力!
就拿第一部中的那个学校七个闹鬼现象说起吧。
我们知道,日本人的恐怖片在国际上都赫赫有名,光是一部《午夜凶铃》,就吓到了国外,老美拿来重拍了一下,别看它技术等超人一等,拍起恐怖片却连日本的徒弟都配不上。
在日本恐怖片中,校园鬼片是一大类,一群中学生,被鬼缠身,一个接着一个地死去。最后发现,这鬼原来是曾经死去的某个学生的冤魂。其中关于诅咒一说用得极多。
在金田一破案的这一集中,七个诅咒将校园中的鬼魂的力量举到了一个至高无尚的地位,于是,这一集便如恐怖片一样扣人心弦。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关于藏宝船的传说。
其实这类传说西方可能更盛一些,大概就是一般装满了宝物的船只,航行之中遇到了海盗,或风浪,或内部有人起了贪念,等等,总之是遭到了不幸,船沉了,或飘到了一个秘密所在,船上的人都死了,只有他们的冤魂还在宝物的旁边,凡是有人接近宝物都会引来杀身之祸。
这里虽然也有冤魂,但并不恐怖,而是流露出一种具有西方冒险风格的传奇。金田一将这样的元素加入到故事中,无疑故事便带有传奇的性质,只是由于场景的原因,此传奇的视野不太开阔罢了。
一般来说,侦破片运用这些传说都是众多线索中的一个而已,但《金田一》则不一样,可以说每一集中的传说都贯穿了故事的始终,令人完全坠入这传说中,被这传说所左右,看不清案件的真实面目,当然只有金田一能超然于传说之外。
金田一的故事编排很有意思,每一个案件中,几乎用了五分之四的时间来不断地强化那个传说,从杀人手法到剧中人物,无不与传说中的故事一模一样,观众便随着这传说走了下去,实际上却已经被导演引入了歧途,离开了案件的本身。
由于对传说的关注,所以便忽略了案件本身的破绽。但编导们又将这些破绽巧妙地揉进了传说之中,当然是惜墨如金,往往是一笔带过。但就是这些一笔带过的情节则恰恰被金田一这个高中生抓住了,一般到了故事结尾的那个五分之一时间内,金田一将这些蛛丝马迹串联起来,为观众演绎了在传说之外的另一个版本,也就是案件真实面貌。
在观看这部剧集之前,笔者身边的许多朋友告之《金田一》的案件巧妙,破案技术十分地高超,但观后则不以为然。我承认《金田一》的各段故事的确不错,但绝没到那种被奉为经典的地步。
相反,在故事的编排上,我倒是十分地欣赏这部剧集,编导强化传说的同时,弱化了观众对案件本身的注意力,这样必然会在破案时令观众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手法类似于痛点转移一样,真正的伤痛被一时的伤痛所掩盖。
把传说强势地运用到案件之中,这应该是造成悬念紧张的一种手法,这样讲故事的方法当然会令观众记忆深刻的,即便因此忽略了案件本身,被错误引导也心安理得。
只是对于案件真相来说,对于观众的真正智慧来说,传说反倒成了一种善意的罪行!
《动什么,别动感情》:闲着也是闲着,动点感情玩呗
京腔京味京片子,由王朔刘震云策划的电视剧《动什么,别动感情》告一段落了。这片子看得我挺乐呵,但想一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都是剧中人样子,那的确也够累的。但话说回来了,现实中难道就不是这样子的吗?
据说,编剧赵赵在写这个本子之初曾有一个观念在里面,那就是怎么乱怎么来,当然,这里的乱就是感情上的乱。最初听到这个信息的时候,本人是不屑一顿,靠,又是一帮人转着圈的爱,爱来爱去,最后剩下的就是爱谁谁了。不过,看过片子,感觉还真不是这样。本剧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每一个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你好象都能在现实中找得出些许的影子来,正因为这些影子的现实存在,所以,乱也乱得理所应当了。这与其它那些爱的乱七八糟的偶像剧不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