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3/4 页)
于天地,最需持何种操守?
他答曰:勇。然后是长长的解释。
最后一题:众生攘攘将往何方
他想了想,答为抱负。解释是任何人,总有自己想做的事,总会为此而奔走奋斗。
我听着,对阿朗说:“他的话也是有道理的。不过关于勇,你要记住:人不可逞勇。勇敢应当有前提,比如仁爱之心,比如仁义之举,在此基础之上再来谈勇,人的行为才不会有失。”
慕容越在一旁听着,不断点头,看向我的眼神中诧异之色难掩。
台上少年已回答完,妙音微微一笑,不多言语,只向我们这边看了看。
霍,不会是听到我们说话了吧?这么小的声音如能听到,这耳力可不是一般的好。
众子弟纷纷上台。
有人的琴弹得不错。
最好的当算那密王世子。
所选琴曲可能为了迎合出家人的口味,十分平和中正。
我听着听着,却皱了眉。
“怎么,简非觉得有问题?”慕容越低声问。
我笑道:“他演绎得也没有大问题。只是可能所选项曲子与自身性情不太符合,犹如大江奔流的性子,硬是约束成了山溪潺湲,听着总有几分别扭。”
台上,妙音的目光又落到了我们这边。
我看着他微微一笑。
殿内有人纷纷在赞叹密王世子的聪明。
有人附和;也有人摇头。
我微笑着对阿朗说:“这样的聪明你可不许去学。投机取巧之举要不得。人的所作所为,当出于本心,任其自然。另外,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必为迎合他人而舍弃了自我。”
我也不知道他听懂了没有,他反正是一副面无表情状。
真亏得他,才十岁,装了这么久,他的眼睛始终下垂,我看不到他任何的心思。
只有他的小手,当我说话时,会在我掌心频频地动,仿佛应答。
问题的答案自然是五花八门。
人生百年当努力学习的,为皇上效劳的,保卫边疆的,建立昊昂帝国的……
人,最重要的操守是尊君的,爱人的,尚武的,讲信誉的,守礼仪的……
最后一题,最妙,将往何方?东西南北,山林湖海,红尘,苦海,朝廷,边关,……
殿内时有被这些小孩子的回答而引发的笑声。
妙音有时会稍作点评,但似乎众人的回答都不能令人完全满意。
“三十六人了,还有哪位没有上来?”妙音的声音十分纯净。
大家的目光全集中到了我们这一边。
原来,只剩下阿朗没有参考了。
有低笑声传来,含义十分明显。
“慕容朗,上台吧,我们早就在期待了。”有人大声说。
“快点,我们等着妙音大师宣布结果呢。”有人催促。
“他上台啊,这人生最重要的操守定是沉默如金了。”这话一出,有人压抑着笑。
慕容越始终微笑着,容色不变。
我拍拍阿朗,笑着对他说:“别介意人们说什么,长大了,更别学这种说话行事的方式。”
这次,阿朗的手没有回应我,他慢慢抽出来,站起身,看了我一眼,向台上走去。
大殿里一下子变得极静。
我看看慕容越,慕容越正好也在看我,神情皆十分疑惑。
阿朗这是要去做什么?
他瘦瘦小小的身子往台上一站,站得笔直稳重,清亮乌黑的眼睛朝众人脸人一一扫过。
殿内顿时没了声音。
然后他从容转过身,朝妙音恭敬优雅地鞠了一躬,坐到了琴案旁。
坐着,却并不去弹,只是垂目静坐,似是默想,似是出神。
众人震惊过后,全凝目注视着台上,无一人出声。
他慢慢伸出手来,手势略生涩,琴音自指下流出。
我一听,发呆。
他弹的正是我抱着他手把手弹过无数遍的《欸乃》。
这首曲子,原本是据唐柳宗元著名七言古诗《渔翁》诗意而作成,他的原诗为“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此曲本是动静结合,赞美自然美景,抒发隐逸情怀的;
十几天来,为了那个小溪流阿朗的故事,我把这首曲子弹得十分欢快,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