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页)
就明白确实陷入了思维的死胡同——它根本不是惯常用的逆向思维,而是极其普通的顺势思维。只有顺势方才能够分化,只有顺势方才能够承受。
整个儿明白后,柳方斌就发现它其实并不高明。可仔细一想:既然不高明,为什么自己就想不出来呢?既然不高明,为什么就能发挥出如此巨大的作用?王灿虽然年少,但却能够说出‘越是平凡处便越见高明’的话来,足见他的见解和思维深度非常人可比。
但在明白了核心模块运行原理后,柳方斌果断地说:“不可能,运算量太大。就算是长河三号没有遭到攻击也需要5…10分钟才能得出结果,更不要说现在了。”然后他就犯了老大的疑惑,问道,“这么复杂的数学运算,你是怎么控制它的?貌似‘分洪堤’占用的资源极低,好像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计算?”
“这还用算吗?”王灿笑道,“用公式套呗。”说着,将一个柳方斌从未见过的数学公式列了出来,示范了如何代数运算,“你看是不是很简单?心算就可以,哪用得着中央处理器?!”
可柳方斌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公式,愣怔地盯着看了半晌,脑子里转了不下几百圈还是不能明白。他的智商高达168,比围棋世界里的第一人李昌镐都还要高20。事实上他们这个圈子里的人都是超级智商,绝对没有140以下的。可是面对只有18岁的王灿,不论是他还是别人,都发现自己笨得跟个刚入学的小学生似的,什么也不懂。
王灿可理解不了柳方斌挫败和纳闷,见柳方斌还是不能明白,他满心无奈地说:“那就留着慢慢理解吧。我已经计算出了100个结果,每半个小时你把它们依次填进去就行了。”
这种死搬硬套的方法能应对西方黑客精英们发起的空前猛烈、瞬息万变的网络攻击?柳方斌觉得太过于儿戏了。王灿的的大脑又不是超级计算机中的超级计算机,又岂能算到50个小时之内的情况变化?可事实上王灿从出现到离开,前后不到一个小时,就从根本上逆转了溃败之势。如今的长河三号安若磐石,任你攻击的浪潮来得再猛烈,也巍然不动。
“难道他就是传说中智商超过300,甚至是400的绝世天才?”
【060 网络大战终结者(下)】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柳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攻击形势的变化,一切果然尽在王灿的预料之中。每隔半个小时他调整一次分洪堤的函数,防御和反击模式就会完全改变,根本不给人熟悉和摸透它规则的时间。更奇妙的是,不论何种形式的攻击,全都被约束在了指定的范围和端口上,再也无法形成有效的破坏。
除了感慨这小子简直就是神仙外,柳方斌再也找不到别的词来赞誉王灿。
**********
两天之后,一种名叫‘淘汰’的病毒在互联网上大规模的暴发。不论是pc还是移动端设备,全都中招。一旦感染,设备将会断网,除非重新装载传输通讯协议,不然就无法恢复网络连接。
各大安全软件厂商集合了最精锐的人才对‘淘汰’病毒进行分析,却拿不出有效的防治方案。
其实‘淘汰’根本不算病毒,它只是最大化地利用了传输控制协议的漏洞,使原本隐蔽的、不为人知的安全威胁集中引爆。
就在全世界都对‘淘汰’束手无策之际,路西法在公共媒体上发声了。他说我们有权追求更安全、更高效的网络世界。我们必须坚决地对落后的,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求的东西发起革命。我们不是破坏者,我们在追求更新和更好。
随后,他在网络上发布了‘淘汰’的原代码,也公布了治愈‘淘汰’的补丁——一段用纯中文编写的程序。
很多人试图用现有的程序语言工具重新编译它,可一旦译成英文后,即便意思一样,也完全无法发挥作用。
要知道计算机是美国人发明的,程序语言也是他们发明的,所以程序的撰写也必须使用规范的英文,不然系统就无法识别。这就好比拿着《唐诗三百首》让一个连中文都不曾见过的的英国人去读,不但要读,还要明白其中的含义,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
可事实就特别的诡异,‘传输控制协议’这个从未见过中文的‘美国佬’不但认出了王灿的‘唐诗三百首’,而且还真领会出了其中的精要——有史以来第一个用纯中文编写的程序补丁被成功地识别和兼容,完美地免疫了‘淘汰’病毒。
全世界都傻了眼,无不在问:计算机到底是美国人发明的,还是天朝人?计算机的内核指令集全是英文,且没有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